摘要:“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太阳达到黄经45度。在《尔雅》中“夏”被称为“长赢”,意为盈满的意思,到了这个节气温度升高、雨水充沛,万物进入了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太阳达到黄经45度。在《尔雅》中“夏”被称为“长赢”,意为盈满的意思,到了这个节气温度升高、雨水充沛,万物进入了一个快速生长的阶段。
《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在古代,每到立夏当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在五行中夏天属“火”,火对应红色与南方,因此在举行迎夏仪式时皇帝和文武百官要穿朱红色的服饰,驾朱色马车,人们通过迎夏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农谚说“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到了立夏节气春播作物刚出土,冬小麦正处于扬花灌浆期,这个时间段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大,如果立夏节气下雨,那么不仅有利于春播粮食作物茁壮生长,同时还有利于麦子灌浆,粮食作物会更加容易大丰收,因此在我国民间也有着“立夏有雨是丰年”的说法。
根据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我国江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区都有充沛的降雨,这对麦子的生长以及早稻的插秧非常有帮助。
今年立夏不一般,属于上午立夏。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立夏交节的时间会影响往后的天气走势,在我国民间就有“上午立夏凉飕飕,下午立夏热死牛”的说法,说的就是如果立夏交节的时间在上午,那么预示着往后的夏天会比较凉爽;反之,如果立夏交节的时间在下午,那么预示着夏天会比较炎热。这里的“凉飕飕”以及“热死牛”都是夸张的表达方法,目的就是为了突出夏天的冷热程度。
那么夏天炎热点好,还是凉爽点好?很多人都希望夏天凉爽点,不过对于农民来说夏天炎热才是好事,正所谓“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夏天炎热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灌浆,粮食作物的籽粒会更加的饱满;而如果夏天过于凉爽,那么农作物就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足够多的有机物,农作物容易因生长积温不够而减产。
在古人的认知体系里,人与自然并非相互割裂的个体,而是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基于此观念,人们深信自身的行为应当顺应天时运行的规律、契合地利所赋予的条件,并达成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融,即“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统一。
在日常生活里,每逢面临诸如嫁娶、安葬、动土、搬家等重大意义的事务时,人们都会精心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来开展这些活动,即“择吉”,人们通过择吉以祈求办事顺利。那么如何择吉?
这里的“执日”就是我国择吉文化中的说法,我国民间最常根部“建除十二神”来择吉,建除十二神分别指的是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这十二神根据北斗七星的指向每日轮值,供人们择吉作参考。
今年立夏对应的干支时间为“乙巳年、辛巳月、甲戌日”,这天对应建除十二神中的“执日”,执有这个执着的意思,执日是我国民俗信仰中的“小黄道吉日”。
今天就是立夏节气了,无论多忙我们要记得:1要秤、2要尝、3要养、4要忌,平安入夏。
1要秤:秤人在我国民间有立夏秤人的习俗,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相传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将阿斗(刘禅)托付给赵子龙,送往江东与孙夫人抚养。孙夫人在立夏这天给阿斗称了体重,并约定来年立夏再称,以观察其体重是否增加。这一行为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人们希望通过称重来祈求孩子健康成长。
每到立夏这天,大人们早早就在大树上系好粗麻绳吊起一杆大秤,秤钩上晃晃悠悠地吊着个四脚朝天的木凳。孩童们总是最先按捺不住,你推我挤地争相爬上木凳,掌秤的长辈们总要特意将秤砣往外挪些分量,嘴里念叨着"秤砣往外走,百病不缠身"的老话,如此便会不怕炎热,长寿健康。
古时没有电扇空调,盛夏酷暑尤为难熬,炎炎烈日下人们常因暑热难消而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立夏秤人正是人们的一种祈福方式,这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渴望。
在我国民间有立夏尝新的习俗,所谓的尝新就是吃一些这个时节的鲜嫩食物。古代没有温室大棚,农业社会依赖时令作物,到了立夏节气鲜果、蔬菜陆续成熟,这个时候正是品尝的好时机,因此在我国民间就有了立夏尝新的习俗,以应“春生夏长”的自然之道。
那么尝新吃啥?像在我国江南一带就有“立夏见三新”的说法,这三新指的就是樱桃、青梅、麦子,当然每个地方的节令食物不一样,我们还可以吃嫩蚕豆、嫩豌豆、枇杷、桑椹、苋菜、香椿、竹笋等节令食物。
夏季属“火”,对应五脏之“心”,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志”,而立夏作为夏季的来段,进入立夏后火气渐盛,人体容易出现心阳过盛的现象,导致心烦失眠、身体乏力,因此进入立夏节气我们要注重“养心”。
那么我们如何养心?首先,立夏后天气逐渐转热,我们在饮食上宜清淡,应少吃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火期旺盛,同时我们可以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这样可以起到生津去火的功效;其次,进入立夏节气后白昼明显增长、黑夜时间明显变短,我们也行顺应节气的变化做到早睡早起,每天中午12点至14点我们可以适当午睡会,午睡的时间我们宜在30~40分钟;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自我调节,在春夏之交我们要做好精神调养,顺应天气的变化,应尽量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悦的状态,切忌暴怒。
忌坐门槛
《太湖县志》记载:“立夏日,取笋苋为羹,相介毋坐门槛,毋昼寑,谓愁夏多倦病也”,,说的就是立夏这天忌讳坐门槛,否则被视为“触霉头”,可能导致夏季“多倦病”,如乏力、厌食、易生病等。
其实这是很有科学根据的,门槛是人们进出的通道,坐在门槛上会表现出无精打采的状态,这会滋生人们的懒惰心理,缺乏运动反而会导致人更加的乏力,其次,进入立夏后空气越来越潮湿,而门槛是聚集寒气和湿气的地方,久坐很容易导致寒气和湿气侵入身体,这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一点,民间传说门槛下住着土地神,坐门槛会“惊扰神灵”,因此坐在门槛上本身也是一种不得体的行为。
忌贪凉
立夏处于春夏交替期,昼夜温差依然比较大,在中午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炎热,但是在雨后或者在早晚,我们会明显感觉到冷凉,因此进入立夏后我们要提防“寒邪”入侵,尤其是对于老人或者小孩来说不要穿衣过于单薄。
同时进入立夏后,我们不要长时间吹空调,更不要洗冷水澡,以防受寒生病;进入立夏后很多人会贪吃冷饮解暑,如大量吃雪糕、喝冰水,我们要知道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还未完全适应夏天的节奏,过量吃寒冷的食物很容易导致我们肠胃不适。
总结,今天就是立夏了,这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无论多忙我们都要牢记:1要秤、2要尝、3要养、4要忌,遵守传统。
来源:畜牧堂免费问诊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