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中美贸易关系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商务部发声,正在评估与美国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的可能性。而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愿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理由是当前过高的进口税率,已让全球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往来近乎停
最近,中美贸易关系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商务部发声,正在评估与美国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的可能性。而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愿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理由是当前过高的进口税率,已让全球两大经济体的贸易往来近乎停滞。这两则消息,瞬间在全球舆论场激起千层浪。在此之前,中美双方一直相互试探、彼此否认,谁都不愿率先在公开场合提出对话,这场持续已久的“胆小鬼游戏”,让世界看得揪心又紧张。
自贸易战打响,中美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美国对中国征收高达245%的进口关税,妄图以此打压中国经济、遏制中国发展。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中国坚决采取相应反制措施,绝不任由美国践踏自身利益。这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操作,使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幅缩水,全球经济也被笼罩在经济衰退的阴影之下 。
美国虽多次表达想和中国就关税问题磋商的意愿,可双方都在极力避免在这场谈判中表现得过于急切。特朗普曾声称双方已经开始谈判,结果被中方干脆利落地否认;央视相关微博帐号“玉渊谭天”发文直言“中国没有必要与美国对话”,点明目前更着急的是美国。专家将这场较量生动地比作“胆小鬼游戏”,就像两辆车迎面高速行驶,谁先转弯避让,谁就被视为软弱的一方。美国特朗普政府期望在保住颜面的前提下,让贸易战降温,可也不愿率先让步。毕竟率先承认启动关税谈判的一方,很可能被视作在谈判中妥协,进而丧失关键筹码,所以双方都在努力塑造对方才是更急于谈判的形象。在这种僵持不下的奇怪局面下,双方都在玩“建设性模糊”策略,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给自己和对方创造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在这场贸易对峙中,中美双方都面临着不小的内部压力,但处境却大不相同。
特朗普正试图平息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出现了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收缩。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深受关税之苦,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物价飞涨,企业则承受着成本上升、供应链受阻等难题。像沃尔玛等依赖中国进口的美国零售商,纷纷发出价格上涨和货架空置的警告。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看似是在保护本国产业,实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美国民众和企业为其错误决策买单。
而中国这边,尽管一直保持强硬态度,贸易战还是给出口企业带来了一定冲击。不过,中国早有准备,积极调整经济发展策略。通过大力扩大内需,激活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积极开拓“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与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合作,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持续增长,中国稳居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第一大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不仅为自身应对贸易战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
在政治层面,特朗普希望通过展示让北京屈服,来获取国内支持,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中国则要向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证明,成功让特朗普变得更加理性、温和与可商量,彰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风范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定立场。这就像是一场“双层博弈”,双方既要应对双边谈判,又要在国内交出一份“胜利的成绩单”。
中国一直坚定地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全球经济稳定的立场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中美建交46年来,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成果丰硕,双边贸易额增长27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超2600亿美元,超过7万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对华出口支撑了美国内93万个就业岗位 。大量事实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仅损害了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也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阻碍了世界经济复苏,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美国炮制“不公平竞争论”等虚假叙事,作为对中国滥施关税的借口,完全是罔顾事实。中国始终践行自由贸易理念,认真遵守世贸规则和加入承诺,不断扩大自主对外开放,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公平对待内外资企业。中国关税总水平为7.3%,低于入世承诺,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有底气、有能力应对美国的贸易施压。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加快自主研发步伐,即便美国修筑“小院高墙”,也无法阻挡中国科技发展的势头。例如,在芯片领域,中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同时,中国积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全面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的空间。
截至目前,美国并未否认中方所称的美方已试图接触谈判,这或许意味着某种形式的接触已经存在,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谈判的启动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就能立刻稳定下来,双方过往的“姿态”表明,谈判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进入“共同寻求出路”的阶段,很可能还会继续僵持,看谁先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不过,无论谈判结果如何,中国都将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中国欢迎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谈判,共同解决经贸分歧,但绝不会在威胁和压力下屈服。中国希望美国能够认清现实,摒弃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回到平等对话、互利合作的正轨上来。只有这样,中美经贸关系才能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中美之间的关税谈判,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关系到两国的经济利益,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我们期待双方能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全球经济早日摆脱贸易战的阴霾,重回稳定发展的轨道。但在这之前,中国将继续坚定地捍卫自身权益,在这场贸易风云中,展现大国担当与智慧。
来源:张学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