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还没亮透,老周家院里的三轮车已经装满了大蒜。今年新蒜上市才半个月,收购价就从每斤两块三跌到了一块二,连肥料钱都赚不回来。
天还没亮透,老周家院里的三轮车已经装满了大蒜。今年新蒜上市才半个月,收购价就从每斤两块三跌到了一块二,连肥料钱都赚不回来。
他摸着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叹气:这么好的紫皮蒜,往年早被抢光了,现在连问价的人都少。
在县城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凌晨三点就挤满了蒜农。50岁的刘婶守着堆成小山的蒜头,跟路过的商贩说尽好话:你看看这蒜瓣多瓷实,一块五一斤拿走行不?
可多数人只是摇摇头就走。市场管理处的电子屏上,鲜红的数字显示今日蒜价:1.05-1.35元/斤,比去年同期跌了六成。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图库
价格暴跌背后藏着三个"拦路虎"。头一遭是天气捣乱,去年冬天暖和得反常,本该分批成熟的大蒜全挤在四月上市。
更糟的是冷库里还存着去年卖不掉的陈蒜,新蒜老蒜撞在一起,把市场撑得直打饱嗝。最让蒜农揪心的是外贸订单跑了,往年能吃掉三成产量的越南客商,今年连电话都不接了。
在冷库聚集的城西开发区,深夜常能看到打着手电筒的农户。他们挨个敲仓库铁门,想给自家大蒜找个"临时住处"。
保管员老赵说:往年这时候冷库早爆满了,今年倒贴钱都没人存。有些实在撑不住的农户,只能把大蒜倒进饲料厂,眼瞅着辛辛苦苦种的蒜头成了牛羊的口粮。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图库
转机可能藏在三个地方
做调料批发的王老板最近收了不少"丑蒜",他说:长得歪瓜裂枣的正好做蒜粉,反而比卖鲜蒜多挣五毛钱。镇上还新开了几家泡菜厂,光这周就拉走了二十车蒜头做糖蒜。
更让人意外的是,几个年轻人在村口支起手机架搞直播,把带泥的新蒜装进牛皮纸袋,一天竟能卖出去三百多单。
眼瞅着地里还有五亩蒜没收,老周和邻居们琢磨出新法子。他们把大蒜编成辫子挂在网上卖,虽然费工夫,但一斤能多卖八毛钱。
村里合作社,还联系了省城的社区团购,把大蒜和新鲜蒜薹打包成时令套餐。总之蒜农们,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找销路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图库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