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隶属于三明市,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东接顺昌县,西连泰宁县,南邻明溪县,北靠邵武市,素有“闽西北绿肺”之称。地貌以“八山一水一分田”为特色,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620米)保存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金溪、龙池溪等闽江支流穿行峡谷
缑泽昆,男,1981年2月出生,河南罗山人,2010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
现任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委副书记、县长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隶属于三明市,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东接顺昌县,西连泰宁县,南邻明溪县,北靠邵武市,素有“闽西北绿肺”之称。地貌以“八山一水一分田”为特色,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620米)保存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金溪、龙池溪等闽江支流穿行峡谷,形成玉华洞(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天阶山丹霞地貌等喀斯特奇观。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多雨,云雾缭绕,昼夜温差显著,孕育将乐竹荪、龙栖山红茶、古镛红糖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金溪流域生态修复、龙栖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打造“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形成“洞奇、水秀、林幽”的生态基底。
将乐县建县于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为福建最早置县的古邑之一,宋代杨时(龟山先生)故里,留存杨氏宗祠、南词古戏台等遗迹,理学文化深植血脉。文化遗产多元,龙池砚(国家级非遗)石质“呵气成墨”享誉文坛,擂茶制作技艺、西山造纸术传承千年;正顺庙(祀奉闽学鼻祖罗从彦)、良地古村明清厝群见证中原文化与闽越交融。红色基因深厚,温坊乡中央红军村、黄潭镇苏维埃政府旧址铭刻革命史诗,被誉为“闽北苏区摇篮”。当代以“杨时故里”“擂茶之乡”为文化IP,建设龙池砚文化创意园、南词非遗博览馆,形成“理学源流、非遗匠心、红色印记”的人文图谱。
将乐县以“生态经济”为引领,构建“文旅康养+绿色工业+特色农业”融合产业体系。文旅产业依托玉华洞-天阶山5A级景区、龙栖山生态康养基地,推出溶洞探秘、森林疗愈、理学研学等业态,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现代农业突出“林下经济”,竹荪、灵芝等食用菌种植面积居全省前列,万全乡红糖古法熬制技艺带动农旅融合。工业聚焦新材料与循环经济,经济开发区集聚瑞奥麦特轻金属、祥源纺织等企业,发展轻量化铝材、高端面料产业链。擂茶产业跨界创新,开发即食擂茶粉、文创茶具等衍生品,打造“中国擂茶文化之乡”品牌。
将乐县坚持“生态惠民、城乡共融”,推动全域高质量发展。教育领域实施“名校+”工程,将乐一中、水南中学集团化办学覆盖城乡,三明学院将乐校区开设生态旅游专业。医疗体系以县总医院为核心,构建“县域医共体+中医药特色专科”,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覆盖率超95%。交通网络突破山区限制,浦武高速、昌厦高铁贯通后融入福州2小时经济圈,农村公路“户户通”率达100%。城市更新注重文脉赓续,金溪百里画廊、上河洲公园再现“理学水城”风貌;乡村振兴聚焦“一村一韵”,高唐镇柑橘电商村、万安镇竹荪合作社通过“党支部+直播”年助农增收超5亿元。生态治理成效显著,金溪“幸福河湖”工程获国家级示范,“智慧将乐”平台集成治理与民生服务,绘就“绿盈山水、幸福将乐”的现代化图景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