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谁懂啊!短剧一哥柯淳最近凭一己之力,把娱乐圈的「凡尔赛文学」推向了新高度——直播中自曝「日薪两万没人找我拍戏」,还附赠一句灵魂总结:「祸从口出啊!」
家人们谁懂啊!短剧一哥柯淳最近凭一己之力,把娱乐圈的「凡尔赛文学」推向了新高度——直播中自曝「日薪两万没人找我拍戏」,还附赠一句灵魂总结:「祸从口出啊!」
这波操作堪称「反向带货」天花板:别人炫富是为了接广告,他炫富直接把自己炫失业了!网友辣评:「别人塌房靠恋爱,柯淳塌房靠大嘴,内娱独一份!
从顶流到「失业」?柯淳的嘴比剧本更抓马
「两万日薪」的奇幻漂流
柯淳的「两万日薪」梗,起源于他在综艺《无限超越班3》的耿直发言。当被问及片酬时,他脱口而出:「按天算,我现在是两万,但还没接过两万的戏。」 一句话瞬间炸翻热搜,网友分两派开撕:
- 打工人破防派:「我一年工资不够他拍三天戏,他还乱扔烟头?建议查查是不是飘了!」
- 行业揭秘党:「短剧圈卷到飞起,两万算顶流?内娱208们笑而不语!」
直播翻车实录:嘴瓢的代价
最近哈妮克孜在直播中cue柯淳:「等你递本子呢!」结果柯淳当场自爆:「现在本子少了,就因为我说了日薪两万,没人找我了!」[citation:用户提问] 这波「实诚人设」直接让粉丝急到跺脚:「哥啊,你这是把甲方当兄弟处呢?」
Part 2:短剧圈的魔幻经济学:高薪神话or韭菜镰刀?
「日薪两万」背后的血汗账单
柯淳的「两万日薪」听着唬人,但短剧行业的真相是:「标价两万,到手八千」。
- 拍摄强度:6天拍100集,日均18小时连轴转,演员得在厕所间隙背台词,红牛当水喝。
- 行业黑话:「超时费打一折」「放弃体检条款」,甚至片场急救车比保姆车还常见。
网友神总结:「这哪是拍戏?这是用命给资本交社保!」
短剧的「暴富泡沫」:谁在割韭菜?
柯淳主演的爆款《好一个乖乖女》播放量破20亿,分账超400万,看似风光。但行业里80%的项目血亏,演员拿「底薪+广告分成」都是常态。更魔幻的是,资本为了快速回本,直接让投资人亲属「带资进组」演主角,剧情全靠AI生成「豪门打脸」套路。
Part 3:人设崩塌实录:从「清醒男神」到「烟头刺客」
「反烟斗士」的翻车现场
柯淳早年立过「讨厌公共场合抽烟」的人设,结果被拍到片场随地扔烟头,直播道歉时还玩梗:「先多道几次歉,以防之后再犯」。网友怒嘲:「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这波属于『烟瘾战胜演技』了!」
顶流的「职业寿命」:比短剧还短
短剧演员的职业周期堪比「速食面」:30岁演员身体透支如50岁,靠营养针续命是常态。柯淳自曝腰椎间盘突出、声带损伤,杀青宴上搜「心脏早搏治疗费」的画面,直接被网友封为「行业纪录片」。
Part 4:短剧行业的未来:是精品化还是继续摆烂?
观众觉醒:拒绝「工业糖精」
《家里家外》等精品短剧的爆火证明:观众早看腻了「霸道总裁泼咖啡」的套路,更爱烟火气与真实感。柯淳若想翻身,恐怕得从「情绪罐头」转型成「演技派」。
政策与技术的双重暴击
广电总局严打低俗短剧,AI演员又抢饭碗(永不塌房还24小时待命)。柯淳们再不提升业务能力,怕是真要「日薪两万成绝唱」了!
柯淳的「两万日薪失业记」,本质是短剧行业野蛮生长的缩影——资本狂欢时,演员是「人肉印钞机」;泡沫破裂时,他们又成了「耗材」
如果给你日薪两万,但每天工作18小时、健康透支,你干不干?评论区交出你的答案!
1. 「日薪两万但996」 vs 「月薪五千但躺平」,你选哪个?
2. 短剧演员算明星吗?他们的高薪合理吗?
3. 柯淳这波操作,是真性情还是真翻车?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