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富春山居全民读书节”的尾声,2024年度富阳日报副刊“达夫弄”十佳作品研讨会暨新联读书会在富春创意谷·花点时光举行。本次活动由富阳区融媒体中心(杭州富阳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富阳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协办,共有富阳日报副刊作者及区新联会理事40余人参
近日,在“富春山居全民读书节”的尾声,2024年度富阳日报副刊“达夫弄”十佳作品研讨会暨新联读书会在富春创意谷·花点时光举行。本次活动由富阳区融媒体中心(杭州富阳文化传媒集团)主办,富阳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协办,共有富阳日报副刊作者及区新联会理事40余人参加。
△活动合影
十佳作品出炉
这次活动举办的地点和往常不一样,是在一家花店。“花点时光”主理人、新联会常务理事孙静精心布置了场地,她说:“每一个植物都承载着不同的语言和情感,就像书籍一样。”每位走进活动现场的作者都连连赞叹:“这个氛围和文学的适配度很高。”
活动开始,区融媒体中心人文和深度部主任何芳芳用自己的文学热情点燃了现场的氛围。“今天我有三重身份,一是副刊所在部门主任,二是新联会副会长,三是文学爱好者。”她说,正是由于对文学的热爱,将大家集结在了一起。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她由衷地爱惜“达夫弄”这方天地;作为一名报纸人,也发自内心地希望尽职尽责把“达夫弄”办得欣欣向荣。
△何芳芳
2024年度富阳日报副刊“达夫弄”十佳作品在现场公布。按见报顺序,依次为——
汪露婷《窗外的栾树》
潘奕岑《最后的见证者》
冷月《父亲的刀》
天凉秋《飞行研究》
程洪华《富阳主簿杨简》
金伟兵《摸螺狮的岁月》
王建潮《母亲的眼光》
远方《我的外婆》
盛忠民《烙锡匠》
元平《无主》
△十佳作品获得者
分享创作过程
期待副刊更好发展
“达夫弄”在每一位富阳文学爱好者的心里都有着很重的分量,它与《富春江》杂志可以说是富阳作家的两大“摇篮”。去年,“达夫弄好友会”举办首场线下活动,同时首次产生年度副刊十佳作品。新的一年,区融媒体中心打通杭州发布《夜读》栏目推介渠道,邀请副刊作者围绕时令热点以散文化写作推介富阳风物,至今已经成功推送8篇,其中多篇文章阅读量达10万+、留言100多条,在探索副刊写作新媒体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研讨会现场
今年的“达夫弄好友会”新增一位特别的好友——区新联会。读书会是区新联会建设书香新联的一个载体,主要服务于热爱阅读的理事们,也致力于推广全民阅读,承办过多项新书分享和新书发布活动。区新联会执行会长叶军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架起统战团体与富阳写作者之间的桥梁,让书香弥漫更多人群,让文学滋养更多心灵。
“达夫弄”副刊责任编辑蒋立波说,入选的年度十佳作品从达夫弄醇文学、专栏和富阳作家三大版块中选择,主要分为感情类、记忆类、自然观察、边缘记录等几种类别。现场他对十佳作品一一进行深入点评。
△蒋立波
各位获奖者也分享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心得。
“小小岛岛主”汪露婷说,《富阳日报》于她而言不仅仅是简单的刊物,更是陪她长大的一位朋友,每一次拿起都倍感亲切。这次她写的是《窗外的栾树》,这几棵树在窗外默默地陪伴了她7年,无形中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树成了我心灵的寄托,而写作是我吐露心声的方式。”汪露婷说,她觉得生命最重要的在于体验过程,而文学的意义在于能把这些宝贵的过程记录下来。“希望我们都能一直保持好奇心,拥有及时表达、分享的欲望。”
“远方”是一名退休数学教师,但对于文学怀有深深的渴望,《我的外婆》便是他偶然发现外婆老照片后,一气呵成写就的。“与其说这是文字的连接,不如说那是我对外婆情感的一时迸发,有爱不一定有文学,但文学必定蕴含爱。”“远方”说,他的文字水平远没有达到对外婆怀念的深情程度,但是非常感谢《富阳日报》慷慨地给了他表达的机会,也让更多的读者想到了他们的外婆,想到了他们逝去的亲人,“对于每个人而言,有些时光碎片虽窄如手掌,但她的灵魂却宽若大地”。
区融媒体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夏叶锋表示,虽然很多作者只在报纸上“见过面”,但是通过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大家对文学的挚爱、对社会的洞悉、对生活的热爱,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论哪里都离不开‘富春’二字,富阳是我们的家乡,富春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富春大地是我们文学创作的源泉”。
围绕如何让富春大地源源不断地涌现更多优质作品,夏叶锋提出,副刊内容要做到百花齐放,不仅要紧跟时事热点、紧跟时代发展,还要传播富阳故事,同时,传播方式要从纸媒走向融媒体,研讨活动要推陈出新,进一步打响“达夫弄”品牌。
来源: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