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虞唐镇:“三联双向”进网格,代表履职零距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5 10:03 4

摘要:湘乡市虞唐镇人大认真贯彻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积极开展“三联双向”进网格行动,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下沉至基层网格,既当政策宣传员,又当民情收集员,更当问题解决员,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湘乡市虞唐镇人大认真贯彻省委、省人大常委会“三会三文”精神,积极开展“三联双向”进网格行动,各级人大代表履职下沉至基层网格,既当政策宣传员,又当民情收集员,更当问题解决员,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搭乘民情民意的“直通车”虞唐镇人大以选区为基础将65名代表划分到全镇的履职网格,充分发挥其熟悉乡土人情、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等多重优势,让代表融入所在村(社区)网络,列席参与村委工作会议,提出意见建议,努力形成“代表全参与、选区网格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基本格局。代表定期走访网格内的村(社区)、企业、农户,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确保民意收集“无死角”,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平息在基层,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虞唐镇洋潭村曹某性格较孤僻,平常很少与人沟通交流,独居离异多年,无固定收入。在一次与村党支部书记沟通过程中,因双方意见不合持刀伤人,服刑3年,到去年出狱后,仍一直心有不平。镇人大代表龙小林了解到情况后,联合所在片区网格代表成亦婷等上门做疏导工作,通过走访入户调查,组织协调沟通,深入分析矛盾症结,最终曹某打开心结。事后,代表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其联系一份在长沙的工作,曹某也顺利走出困境,最终实现了事心双解。打造为民履职的“新阵地”虞唐镇人大充分发挥监督与桥梁作用,组织代表利用网格积极履职。通过不断强化“双向沟通、双向反馈”机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并跟踪督办;办理结果通过屋场议事会、公示栏、微信群等渠道向群众反馈,形成“收集—交办—督办—反馈”闭环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虞唐镇人大代表已走访网格群众500余人次,收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方面意见建议10余条。针对群众反映的洋潭村进校路面塌方严重的问题,代表迅速对接市人大常委会申报“民生微实事”,推动路面整修一周内动工;针对赤石水库支渠增公坝深度清淤的诉求,镇人大积极向市水利局争资争项,在春耕生产前圆满完成清淤任务,赢得群众点赞。

同时,镇人大还组织代表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一起深入网格片区,走入田间地头,为村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向农户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提供春播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农机具使用、生产指导等技术服务,并向农户了解春耕生产进度、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收集相关工作意见和建议。

部分人大代表在虞唐镇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在虞唐镇第三网格区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网格长邓世友拿着民情日记本走访的身影。作为联点该网格的市人大代表,邓世友把办公室“搬”到了网格里,他积极联系网格内的江青云和邓光辉两位代表,三人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凝聚合力,共同奏响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的乡村振兴乐章。

邓世友深知文旅融合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他主动找到返乡创业能人江青云探讨如何依托当地资源推动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挖掘虞唐镇高跷技艺等特色文化,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虞唐镇成功获评“湖南省非遗文化村镇”,不仅提升了当地文化影响力,更吸引了众多游客,盘活了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面对农产品销售难题,邓世友与邓光辉积极探索新路径。邓光辉创新开设“代表直播间”,邓世友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邓光辉共同策划直播内容、拓展销售渠道。直播间开播后迅速取得亮眼成绩,累计60余场直播,吸引超30万人次在线观看,销售农产品4000余单,销售额达20余万元。“既卖产品又听民意,一举两得。”邓世友说。如今,这个诞生于网格的直播间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云桥梁”。镜头前,邓光辉热情推介农特产品;镜头外,邓世友深入群众了解需求,将群众反馈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方向,真正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湘乡市人大代表邓世友在金满园生态农庄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以前觉得人大代表离我们很远,现在他们经常到网格里来,我们的烦心事有人听、有人管。”洋潭村村民李大爷感慨。下一步,虞唐镇人大将深化“三联双向”到网格机制,探索“代表+网格员”协同模式,推动代表履职常态化、精准化,让“小网格”成为汇聚民智、破解难题、助推发展的大平台。

编辑:周 婷
二审:蒋海洋
终审:田必耀

来源:人民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