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次在汽车城见到纳米01时,我甚至怀疑自己看错了价格标签——这台轴距2663mm的小车,却用悬浮式车顶、旋涡状轮毂和1810mm的车身宽度,硬生生营造出一种“微型敞篷车”的视觉错觉。
朋友们好,废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可爱又带劲儿的小车吧——
初次在汽车城见到纳米01时,我甚至怀疑自己看错了价格标签——这台轴距2663mm的小车,却用悬浮式车顶、旋涡状轮毂和1810mm的车身宽度,硬生生营造出一种“微型敞篷车”的视觉错觉。
纳米01的设计师显然深谙“反差萌”的精髓:圆润的车头线条搭配星阵式LED日行灯,像一只眯起眼睛的萌宠;但当视线滑向侧面,17英寸低风阻轮毂与俯冲腰线又瞬间撕裂了可爱感,仿佛下一秒就要冲进《速度与激情》片场。更让我惊喜的是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手指轻触弹出时,科技感与仪式感双双拉满,而手机蓝牙解锁功能对“强迫症患者”格外友好:再也不用在包里翻找钥匙,揣着手机就能潇洒开门。
这种“精致通勤”的定位,在6万级市场堪称降维打击。同级竞品中,比亚迪海鸥的棱角分明更像“理工男”,吉利星愿的线条则偏保守,唯有纳米01用撞色车身(我试驾的这款纳米01 2024款 焕新版 430 Max智+是“幻想紫+黑色悬浮顶”)和菱格软包内饰,精准戳中了都市青年的审美。
作为身高178cm、体重87kg的北方汉子,我对小型车的后排空间向来敬而远之。但纳米01用实际表现震撼了我:调整好主驾座椅(带加热/通风功能)后,后排腿部空间竟能塞下两拳,头部空间一拳有余,横向宽度1438mm让三个成年人并排也不尴尬。
数据背后的场景革命:
得房率66.7%:车内有效空间2685mm,比海鸥多出235mm,相当于一台iPhone 15 Pro Max的长度;
“变形金刚”后备箱:基础容积326L,可塞下2个28寸行李箱+1个婴儿车;放倒后排座椅后,945L空间能铺开一张1.8米充气床垫,实测躺下后腿部距离前排座椅还有15cm余量——周末露营时,它就是我的“移动卧室”。
副驾“生活岛台”:抽屉式设计让女生补妆、男生办公成为可能。实测放下一台13英寸MacBook Pro后,还能余出空间放咖啡杯,而扶手箱下方的镂空层刚好能塞进一双高跟鞋,彻底终结“车内物品乱堆”的噩梦。
在试驾纳米01前,我曾怀疑它的L2级智驾是否只是“噱头”。但30分钟实测后,这套系统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ACC自适应巡航:在上海早高峰的南北高架上,车辆能像“老司机”一样精准保持车距,当前车切入时,系统会以0.3秒级的响应减速,远超人类反应速度;
自动泊车:面对商场地库中仅比车身宽40cm的侧方车位,纳米01竟能一把倒进,整个过程如丝般顺滑,而隔壁车位的海鸥车主还在反复揉库;
540°全景影像:在穿越老城区窄巷时,透明底盘功能实时显示轮胎位置,避免了一次价值2000元的轮毂剐蹭。
更让我意外的是车机系统的流畅度——12.8英寸悬浮屏搭载骁龙6125芯片(同级普遍用联发科MT8666),语音唤醒速度仅0.8秒,支持连续对话。当我说“导航到市图书馆,播放张学友,空调调至22度”时,系统竟能同步执行三项指令,彻底告别“人工低智”的尴尬。
纳米01的安全设计,像一场“隐形战争”:
电池四重防护:
结构集成:电池与下车身一体化设计,实测通过50km/h侧面柱碰测试后,电池包无变形;
铝合金堡垒:IP67级防水电池舱可浸泡30分钟,我在试驾中特意冲过积水路段,车辆毫无压力;
BMS智能管家:当系统检测到异常放电时,0.02秒内切断高压回路,比人类眨眼快200倍;
陶瓷PTC控温:在-20℃的低温舱中,电池从10%充至80%仅需45分钟(官方标称30分钟,因低温略有衰减)。
车身被动安全:
80%高强度钢占比+双层防撞梁,让它在C-NCAP碰撞测试中获五星评级。实测在64km/h正面偏置碰撞中,A柱变形量仅3mm,远低于国标要求的8mm。
纳米01搭载的70kW电机(95Ps)看似“温顺”,实则暗藏玄机:
动力表现:
0-50km/h加速仅4.2秒,红绿灯起步时能轻松甩开燃油车;
中段加速(80-120km/h)虽不如性能车暴力,但超车时深踩电门,动力依然能线性输出,完全满足城际通勤需求。
续航实测:
满电状态下,我驾驶它完成了“城市通勤+跨城郊游”的混合工况测试:
城市路况(均速30km/h):表显续航消耗1km≈实际行驶1.05km;
高速路况(均速100km/h):表显续航消耗1km≈实际行驶1.2km;
实际成绩:行驶387km后,表显剩余续航43km,达成率89.5%,优于官方标称的430km CLTC续航。
充电效率:
在120kW快充桩上,从30%充至80%用时28分钟,实测充电功率稳定在58kW左右。更贴心的是,充电口集成温度传感器,当检测到过热时会自动降低功率,避免安全隐患。
纳米01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挂结构,硬件规格看似普通,实则暗藏“心机”:
滤震表现:
过减速带时,悬挂初段偏硬以抑制侧倾,中后段则通过液压衬套吸收余震。实测以50km/h通过连续减速带,车内咖啡仅轻微晃动,优于海鸥的“弹跳感”。
座椅黑科技:
主驾座椅采用“零重力”设计,10向电动调节+腰托4向调节,能精准贴合腰部曲线。我在连续驾驶3小时后,腰部疲劳感明显低于同级车型。
后排座椅则通过优化发泡层密度,实现“软而不塌”的支撑性。实测满载三人行驶100km后,中间乘客未出现“坐小板凳”的局促感。
NVH表现:
在80km/h时速下,车内噪音仅63分贝,相当于正常交谈音量。这得益于全车24处声学包、前挡双层夹胶玻璃,以及电机高频噪音抑制算法——当电门踩到底时,传入车内的只有轻微电流声,而非刺耳的啸叫。
在深度试驾之后,纳米01彻底改变了我的出行方式:
工作日:
7:30送孩子上学(后排儿童安全座椅接口+自动落锁),8:00穿越拥堵早高峰(L2级智驾缓解疲劳),18:00在商场地库用自动泊车“一把入位”。
周末:
10:00装载露营装备(帐篷、折叠桌椅、食材箱)出发,后备箱剩余空间仍能塞下宠物的航空箱;
15:00抵达营地后,通过3.3kW外放电功能煮咖啡、烤肉,孩子则在车内用副驾屏幕看动画片;
20:00放倒后排座椅,透过全景车窗(想象成是全景天幕)看星空,车载香氛系统散发着“雪松与琥珀”的淡香。
在这里有必要补充说一句:东风纳米01全系车型均未配备全景天幕。全景天幕虽能提升车内通透感,但可能带来隔热、安全等潜在问题。纳米01作为小型电动车,其设计重点更多聚焦于空间利用率、实用配置及成本控制,而非通过全景天幕这类配置提升豪华感。对于追求全景天幕的消费者而言,需关注其他车型;而对于注重性价比、实用性的用户,纳米01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如空间、续航、智能配置等)仍具有吸引力。
通过试驾,再与竞品对比,终于明白了为何说它是“6万级六边形战士”。
试驾结论:纳米01在价格、续航、智驾、空间、安全、质保六大维度全面优秀,尤其是L2级智驾和三电终身质保,在6万级市场堪称“东风不败”。
初购年轻人:预算有限但追求品质,不愿将就“老头乐”的代步车;
家庭增购:已有燃油车,需要一台低成本、高灵活性的第二台车;
新手司机:自动泊车+360°影像大幅降低驾驶难度;
露营爱好者:外放电功能+大空间,堪称“移动能源站”。
避坑提醒:
对快加速有执念的用户慎选(0-100km/h需12.8秒);
北方用户建议选装热泵空调(冬季续航提升15%)。
纳米01的颠覆性,不在于参数的堆砌,而在于对用户需求的“颗粒度级”洞察:
它用敞篷车颜值打破小型车廉价感;
用L2级智驾终结“代步车=低配”的偏见;
用430km续航和三电终身质保解决后顾之忧;
更用6.58万起的价格,让工薪阶层也能触摸“品质出行”。
在试驾结束时,一个细节让我动容:当车辆识别到副驾乘客未系安全带时,会通过中控屏、语音、方向盘震动三重提醒。这种对“安全”的偏执,或许正是纳米01在6万级市场破局的密码——它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性价比,不是让用户做选择题,而是把所有选项都变成必答题。
消息透露:据经销商说,目前,纳米01 330air版真香一口价6.78万元,还推出九种权益好礼优惠政策,包括终身免费充电桩安装、5年免费流量等。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台“不将就”的代步车,不妨去线下体验——如果是等等党,这波你算是等到了,你正好可以好好薅羊毛。
来源:汉字森林哈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