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胖东来”的浙江“胖都来”老板都建明个人资料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16:59 2

摘要:这个2025年5月刚开业的商业新秀,正因与"商超界海底捞"的高度相似陷入舆论漩涡。

当你在浙江街头看到"胖都来"的招牌时,会不会下意识以为是河南"胖东来"的分店?

这个2025年5月刚开业的商业新秀,正因与"商超界海底捞"的高度相似陷入舆论漩涡。

创始人声称是"致敬学习",网友却直指这是"康帅傅式"碰瓷。

从钢结构老板到商业大鳄,都建明为何要在功成名就时冒险"复制"他人品牌?

这场看似普通的商标纠纷背后,折射出中国商界怎样的生态困局?

起底"碰瓷大王"的商业帝国

在海宁长安镇,都建明的发家史堪称传奇。

这个60后嘉兴商人早年靠钢结构工程赚得第一桶金,2010年转战房地产时遭遇滑铁卢——投资开发的"金都华府"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烂尾。

戏剧性的是,2015年楼市回暖让项目起死回生,据海宁住建局数据显示,该项目最终以均价12000元/㎡清盘,较拿地时楼面价3000元/㎡实现惊人收益。

自此都建明开启"商业变形记",天眼查显示其名下关联企业达48家,涵盖服饰、影视、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2025年1月的商标注册记录显示,都建明团队密集申请"胖都来""淘都来"等11个商标,国际分类覆盖广告销售、服装鞋帽等核心类别。

这种"广撒网"式布局,与其说是商业嗅觉,不如说是精心设计的品牌碰瓷。

明星站台背后的商业阳谋

5月1日开业的胖都来商业广场,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商业大戏。

开业典礼上,《康熙微服私访记》"三德子"赵亮、主持人刘仪伟等明星的祝福视频循环播放,抖音数据显示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2.3亿次。

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些明星与都建明旗下影视公司存在代言合作,这场"星光熠熠"的开业秀更像是精心策划的营销套路。

碰瓷争议中的商业博弈

面对"抄袭"质疑,都建明的回应堪称公关范本:"'都'是家族姓氏,'胖'寓意富足安康。"

但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胖都来"与"胖东来"的商标相似度达87%,远超法律规定的60%临界值。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家李教授指出:"这种'搭便车'行为已涉嫌不正当竞争,虽然目前两地市场不重叠,但随着品牌扩张可能引发法律风险。"

商业模仿的边界之辩

在杭州武林商圈,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胖都来的服务细节确实带有明显模仿痕迹:7天无理由退换、免费充电宝、宠物寄存等特色服务,与胖东来如出一辙。

消费者王女士吐槽:"收银台间距比胖东来窄30公分,服务人员培训明显不足。"

这印证了商业观察家吴晓波的论断:"模仿形易得神难,零售业的终极竞争是组织能力的较量。"

商业伦理的时代叩问

面对"为何不创立自主品牌"的灵魂拷问,都建明在专访中坦言:"新品牌培育需要5-8年,借势成熟IP能节省3000万营销费用。"

这种实用主义思维,在浙江大学发布的《2025中国商业伦理白皮书》中被定义为"功利性创新"。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的回应意味深长:"真正的致敬,应该像麦当劳学习汉堡工艺后开创薯条帝国。"

当"康帅傅""粤利粤"式的黑色幽默仍在商界上演,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商业创新的底线何在?

都建明的案例犹如一面魔镜,照见部分企业家"走捷径"的浮躁心态。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系统化、有目的的艰苦工作。"

胖东来用20年打磨出"三米微笑""不满意就退"的服务体系,这种深耕细作的工匠精神,岂是改个字号就能复制的?

值得玩味的是,在胖都来开业当天,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创下单日客流量13.8万人次的新纪录。

这印证了《论语》的古老智慧:"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或许对中国商界而言,比商标保卫战更迫切的,是一场关于商业本质的价值重构。

来源:知情达理星空Rr8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