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赖清德后盾?美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东部战区强势回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5 18:46 1

摘要:近期,台海局势因美国的一系列挑衅动作而再度升温。在我国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这一特殊时刻,美国“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悍然过航台湾海峡。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期,台海局势因美国的一系列挑衅动作而再度升温。在我国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这一特殊时刻,美国“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悍然过航台湾海峡。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美国“劳伦斯”号驱逐舰此次过航台湾海峡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挑衅行为。从时间节点选择上看,正值中国海军在全国16座沿海城市举行舰艇开放活动,庆祝海军成立76周年之际,美方企图利用中方在庆祝活动期间,分散部分军事资源的时机,试探中国在台海地区的军事反应和防御态势。

23日晚10时,“劳伦斯”号出现在澎湖西南方海域,位置靠近澎湖七美海域,相比以往穿越台海海峡,这次距离台湾更近。军事粉丝账号“Taiwan ADIZ”根据AIS讯号绘制的轨迹图清晰呈现:该舰自22日下午在东海开启AIS讯号,一路保持信号畅通航行至高雄外海,直到23日晚间11时才关闭。通常军舰出于保密考虑,只有在进出港口或经过繁忙水道时才会打开AIS讯号,美军此番操作,明显是想向中国表明其不承认台海是中国内海,借此彰显所谓的国际水域自由航行权。但这种行径,完全违背了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美国的挑衅绝非偶然,背后藏着诸多盘算。美国长期在太平洋地区驻军,可最近一段时间,其在这片区域的活动频次降低,而盟友日本的军事动作却越来越多。为了稳固自身影响力,美国急需通过这次行动刷存在感,展现自己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威慑力,告诉盟友和对手,自己的军事力量随时“在线”。与此同时,美国还想借台海问题煽风点火,制造紧张氛围。美国正被关税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它妄图借局势施压,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妥协,从而获取更多利益 。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美国发起挑衅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快速响应,充分彰显出强大的战略把控力与应对实力。东部战区迅速集结海空力量,对美舰过航全程跟监警戒,通过有效处置,构建起“三重包围”的态势。在台海南部与西南部,多架解放军战机频繁巡航,如同严密的“天网”笼罩;与此同时,山东舰航母编队突然出现在菲律宾以东海域,这明确传递出解放军有能力在远海对美军行动实施战略拦截的信号 。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言辞犀利,直接点明美方相关言论颠倒是非、曲解道理、混淆视听,严重误导国际认知,并郑重警告美方停止歪曲炒作,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也迅速回应美方言论,直言美国的无端指责如同“被迫害妄想症”,坚决清晰地亮明中国对美方恶意炒作行为的反对立场。

这次事件中,中美在台海问题上的法理争论尤为突出。中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条主张对台海拥有主权管辖,而美国却以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为借口,坚称台湾海峡是“国际水域”。双方的矛盾不再局限于军事对抗,而是扩展到国际海洋法解释权的争夺。值得留意的是,此次美舰编队配置有别于以往“驱逐舰+测量船”的模式,未携带海洋测量船,这意味着其行动目的更多聚焦于法理层面的挑衅。

中国台湾地区风景(资料图)

而美国海军受预算短缺和建造周期拉长影响,不得不让老旧航母超期服役,结果设备频繁故障。像服役40年的尼米兹号航母,其蒸汽弹射技术、雷达系统和电子战能力,早已失去往日优势。反观中国海军建设成果斐然,造船业年产能高达2320万吨,是美国的66倍。大连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4艘055型驱逐舰,这些驱逐舰单舰雷达探测距离超过450公里,相比美国军舰所装备的AN/SPY-6雷达,技术领先近20年。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一系列挑衅行为,本质上是试图以低成本行动延缓中国崛起。然而,这种“表演式威慑”无法扭转中国海军快速发展的基本面,反而促使中国加速推进舰艇现代化与战略威慑能力建设。中国通过海军节这样的平台,展示出持续投入与快速迭代能力,预示着海军力量在未来还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扩大军事优势。

美国“劳伦斯”号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事件,是中美在台海地区博弈的一个缩影。美国的挑衅行为不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也暴露了其自身的战略困境。而中国的强势回应和有力举措,充分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以及应对外部挑战的强大实力。未来,中美在台海地区的博弈仍将持续,中国将始终保持警惕,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为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来源:坚毅子弹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