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一假期,本该是轻松愉悦的出游时光,但赤水丹霞大瀑布景区外的一场山体塌方却让“诗与远方”变成了生死考验。我们是否真的把游客的安全放在了第一位?这起事故给出了沉重的答案。
五一假期,本该是轻松愉悦的出游时光,但赤水丹霞大瀑布景区外的一场山体塌方却让“诗与远方”变成了生死考验。我们是否真的把游客的安全放在了第一位?这起事故给出了沉重的答案。
事发当天,景区因客流量激增将车辆引导至一条备用道路,而这条路恰恰位于地质风险极高的区域。直径1.2米的巨石以每秒23米的速度砸下,4辆车瞬间被毁,但幸运的是,23名乘客全部生还。然而,这场“侥幸”背后暴露的问题却让人无法轻松——为什么高风险路段会被选作临时停车场?为什么应急响应存在长达13分钟的真空期?更令人担忧的是,全国仍有38%的景区周边道路未接入地质灾害监测网,这意味着类似的风险可能潜伏在每一个热门景点。
事故后的调查更揭示了管理上的漏洞:塌方点附近竟有9处隐患,其中4处监测设备故障超48小时却无人报备。讽刺的是,涉事路段的承包商刚获得“旅游服务创新奖”,其宣传广告还在滚动播放。这样的“创新”,究竟是为了游客的安全,还是只为吸引更多的订单?
面对快速增长的旅游经济,我们似乎更注重营销和收益,却忽视了安全投入。数据显示,某些景区客单价上涨62%,但安全预算仅增长9%。试问,当灾难发生时,再多的利润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我们应该记住那个被父亲护在怀里的女孩。她需要的不是一次惊险的“心跳回忆”,而是一次安心的旅程。当我们刷到“巨石惊魂”的短视频时,是否也该反思:我们的“诗与远方”,究竟该如何守护? 来源:湖北电视台-生活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