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天津9岁男孩被仓鼠咬伤,打了5针狂犬疫苗,为何还是去世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4 08:44 2

摘要:2021年,9岁的付明哲是一名来自天津的小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身为独生子的他一直都很渴望家人的陪伴。可父母不仅没有生二胎的打算,就连对付明哲想养宠物这件事也十分反对,觉得养猫养狗又掉毛又吵。为此,付明哲没少跟父母闹别扭。尤其是在班上同学或多或少都养了宠物的

2021年,9岁的付明哲是一名来自天津的小学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身为独生子的他一直都很渴望家人的陪伴。可父母不仅没有生二胎的打算,就连对付明哲想养宠物这件事也十分反对,觉得养猫养狗又掉毛又吵。为此,付明哲没少跟父母闹别扭。尤其是在班上同学或多或少都养了宠物的情况下,他想要养宠物的念头更是强烈到了极点。

2021年4月29日,这天放学后,付明哲和同学走在回家路上。突然,远远的就看见一个塑料盒子,里面似乎还有几团不明影子在活动着。他俩赶紧上前凑近一看,这才发现盒子里装着的五只仓鼠,旁边还写了一张求领养的纸条。付明哲一下就心动了,可他又害怕被爸妈责骂。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同学在旁边惊奇的喊道:“快看,这只仓鼠好像快不行了!”善良的付明哲顺着同学指的方向望去,发现有一只幼小的仓鼠奄奄一息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决定把仓鼠先带回家偷偷养着。

3天后,在付明哲的悉心照料下,仓鼠们的状态良好。只有原本消瘦的那一只仓鼠不仅狂躁流口水,甚至时不时还会抽搐。付明哲看着它越来越瘦,心里不是滋味,于是试着把它抓出来喂药。可谁知付明哲的手刚伸进去,仓鼠就像受了刺激一般,狠狠地在他手上咬了一口,鲜红色的血液顿时就如同一汪泉水一般外冒。付明哲顿时疼得哇哇大叫,但又怕爸妈发现,于是自己忍着泪水随意包了一下伤口。

直到晚上吃饭时,细心的付明哲妈妈很快就发现了孩子手上的伤口。 再三追问下,付明哲才讲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付明哲爸妈听后,心中大惊,一边责怪孩子不够谨慎,一边赶紧拉着他到了附近的社区服务中心打针。医生首先查看了付明哲的伤口,发现他的手指伤口长约0.5 cm,深约0.6 cm。随后医生立即用肥皂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又用75%酒精消毒。

由于啮齿类动物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极低,就连全球都没有仓鼠传播狂犬病的报告,因此医生认为可以不必接种狂犬疫苗。可付明哲的父母认为仓鼠来路不明,强烈要求给孩子接种疫苗。于是,医生尊重家属意见,给付明哲注射了第一针狂犬疫苗,并指着疫苗本上的日期提醒家属按时接种剩下的四针。

付明哲的父母郑重地点点头,不仅一针不落地按时带着付明哲接种完了五针疫苗,还严格遵照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让付明哲忌口,注意休息。随着时间的流逝,看着付明哲的身体一切正常,父母可算松了一口气。但为了以绝后患,他们把仓鼠全都悄悄送走了,还禁止付明哲接触任何野生或来路不明的动物。日子很快又恢复了往常,直到六个月后的一场意外打破了付明哲一家的平静。

10月5日,付明哲一家正在外面旅游。早上付明哲一起床就感觉脑袋昏沉沉的,大脑里像是被一大团浸满水的棉花塞得满满当当的一样,闷得他难受极了。他揉了揉太阳穴,想让自己清醒一点,可这股闷胀感却紧紧地围绕在他的大脑周围。付明哲无奈地从床上爬起来,想去找爸妈求助,可他的双腿不知为何软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云朵上一样。

付明哲走到酒店套房的客厅,看到妈妈正在收拾行李,他虚弱地喊了一声:“妈,我好难受。”妈妈转过身,看到付明哲无精打采的样子,赶紧走过来,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妈妈立刻意识到孩子这是发烧了。于是她迅速拿到体温计,一量,37.8度,虽然不算高烧,但那种持续的低热让付明哲全身都难受。爸妈又是给付明哲擦身子,又是喂退烧药,直到晚上,他的体温才逐渐恢复正常。于是,付明哲的爸妈也就没再多想了。

10月9日,付明哲和同学在操场上玩耍后回到教室,口渴的他拿起桌上的水壶就往嘴里倒。可刚喝了一口,喉咙里就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怎么咽都咽不下去,呛得他立马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付明哲一边捂着胸口,一边赶紧把水杯放下,可喉咙里的异物感却一直没消退。甚至每次吞咽口水时,喉咙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一般,不自觉地痉挛一下。 他感觉害怕极了,身体开始不自觉地疯狂冒汗,衣服也被浸湿了。

而老师在讲什么付明哲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只是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的大汗。很快,老师注意到了他的异常,关心询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付明哲正想回答,突然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手臂和腿仿佛触电一般疯狂抽搐着。他坐在椅子上,身体不停地晃动,嘴里也含糊不清地发出一些声音。老师和同学都焦急地呼唤着他,可他压根无法回应。一阵剧烈地抽搐后,付明哲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栽倒在地上,意识模糊……

很快,付明哲就被立即送往了医院。急诊医生接到付明哲后迅速评估了他的身体状况,发现体温高达39.5℃,呈现稽留热;嗅觉过敏,吞咽反射消失。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医生立即展开了救治,实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静脉注射镇静药物,补充液体。可一番操作下来,也只能勉强维持住付明哲的基础生命体征。

这时候,付明哲的爸妈满脸担忧地赶到医院,医生得知后立马上前了解付明哲的基本情况。在了解到付明哲有被动物咬伤的病史后,医生赶紧安排了相应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病毒学检测:RT-PCR:脑脊液、唾液狂犬病毒RNA阳性;病毒抗原检测:皮肤活检标本检出Negri小体;狂犬病毒抗体:血清RABV IgG 1:2048(阳性);脑电图:弥漫性慢波活动。诊断为狂犬病

可即使用了最新的特异性治疗方案,幼小的付明哲还是在发病后12小时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离世。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付明哲的爸妈感觉整个世界都垮了,两人情绪失控地瘫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付明哲的妈妈实在无法接受,自己含辛茹苦养大,活生生的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啊? 她红着双眼,拉住医生大声质问:“医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儿子明明已经接种了五针狂犬疫苗,你们自己也说仓鼠携带狂犬病毒的几率低,为什么我儿子还是染上了狂犬病,是不是你用的疫苗有问题?”

医生十分同情眼前这对夫妇,但是狂犬疫苗都是能查到溯源信息的,做不了假。医院便怀疑付明哲之后是不是再次接触了流浪动物?付明哲的爸妈立马摇头否认,表示从那以后,孩子对动物有了阴影,更不可能主动去接触。这下医生也陷入了沉思,那他为何仍然会狂犬病发作呢?医生只好再次询问了付明哲养宠的的具体情况以及在后续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细节,终于发现了一丝端倪!

医生长叹一口气,惋惜道:“糊涂啊!你们是怎么做父母的?就算五针狂犬疫苗能及时控制体内的病毒,但偏偏是你们夫妻二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细节,这才让你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啊。还有许多同样打了5针狂犬病疫苗的患者,就是犯了这一个致命错误,导致狂犬病复发,白白丢失了性命!”

原来,医生在反复还原整个暴露处置流程后,终于找到了关键:在被咬伤后的第一时间,伤口没有接受到彻底、专业的清创处理。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却在所有暴露处置环节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狂犬病毒的传播机制。狂犬病毒并不在皮肤表层徘徊等待疫苗“抓到它”,而是在咬伤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就会快速借助伤口侵入末梢神经。

进入神经系统之后,它便几乎处于“隐身状态”,疫苗所激发的抗体再强,也无法越过神经血屏障去将其清除。这也是为什么,哪怕你五针疫苗全打了,只要病毒先一步钻入了神经,那么整个免疫系统都束手无策。等到典型症状出现,如恐水、咽肌痉挛、抽搐,那已经是病毒大规模侵袭中枢神经的信号,而此时一切治疗几乎都是徒劳。

而真正能阻止病毒成功“抢跑”的,是最开始的清创。很多人误以为“清洗”就是“清创”,甚至会认为在家用水冲一冲,再涂点碘伏就算处理了。实际上,专业意义上的清创远远不止如此。它应是一套完整、系统的医疗操作,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在明确的时限内完成,包括伤口的高压反复冲洗、深层组织的探查清除、对潜在死腔的处理,甚至在必要时进行扩创,防止病毒残留在难以触及的组织内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伤口中的病毒清除于“免疫系统尚未到达之前”,为疫苗的产生争取宝贵的时间。

遗憾的是,这一步在临床上往往最容易被轻视。很多家属、甚至部分基层医疗人员,仍然将重点放在“疫苗是否打够”,却没有意识到疫苗产生的只是抗体,而不是消灭病毒的手段。一旦病毒已经通过神经系统上行传播,再高效的抗体也难以逆转局势。而在儿童这样的易感人群中,病毒传播更快、神经系统更脆弱,任何一点延误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付明哲的经历再次提醒我们,面对狂犬病,必须改变认知——不是“打针就行”,而是“先冲干净再打针”。如果错过了最初那关键的15分钟清创,后续再规范也可能无力回天。狂犬疫苗不是万能盾牌,它从来都只是“第二道防线”,而第一道防线,是你在咬伤当下有没有正确地处理伤口。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所有狂犬病处置指南都反复强调:“狂犬疫苗接种应尽早,但彻底的伤口清创必须优先进行。”清创晚了,疫苗就来不及保护你;清创做错了,病毒就会悄悄突破你的防线。而这一道关口,往往决定了患者的命运。

内容资料来源:

[1]王睿.狂犬病防疫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农民,2025,(08):123-125.

[2]杨芝芬,冯嘉林,钱建勇,等.农村狂犬病免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与饲料,2025,24(03):102-105.

[3]俞利娜,徐晓芳.了解狂犬病,远离狂犬病[J].科学生活,2025,(03):130-131.

(注:《回顾:天津9岁男孩被仓鼠咬伤,打了5针狂犬疫苗,为何还是去世了》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来源:三秦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