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在任村乡布袋庄村的农田看到,一台装载北斗辅助控制系统的精量播种机在北斗卫星导航的指引下进行同步作业。机器驶过,一粒粒玉米种子便被埋入土里,一条条黑色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被铺设在田间。
眼下,正是春玉米播种的关键时期。晋中市太谷区农业部门通过“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干播湿出”的技术融合,抢播种、稳增产,让科技赋能助力春耕生产。
记者在任村乡布袋庄村的农田看到,一台装载北斗辅助控制系统的精量播种机在北斗卫星导航的指引下进行同步作业。机器驶过,一粒粒玉米种子便被埋入土里,一条条黑色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被铺设在田间。
太谷飞达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杜志鹏:今天作业了五十多亩地,这个车装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个地头设置一个A点,到那个地头设置一个B点,全程除了调头以外,就可以实现驾驶自动化了,全程不需要控制方向盘,车就能按照直线行进,铺设出来滴灌带的效果会更好,种出来的玉米行间距一致,挺整齐的。
据了解,该精量播种机是集旋耕、起垄、施肥、播种、镇压、铺滴灌水管于一体的智能播种机,北斗终端在驾驶舱内实时接收42颗卫星信号,并按照北斗辅助控制系统设置好的线路实现驾驶自动化,农机如同装上“智慧大脑”。记者在现场看到,很短的时间内,播种机直线行进就将春玉米种子播种到2米多宽、近500米长的玉米地里。
入春以来,受降水量显著偏少、气温持续升高的影响,为缓解农业生产旱情,太谷区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大力推广浅埋滴灌、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多措并举保障春耕备耕。
据了解,干播湿出技术是将播种、施肥、铺设滴灌带同步完成,玉米种子播种后,通过滴灌带增加湿度后,玉米出苗率会更好。不仅节省播前准备时间,节约人工成本,还能科学调控土壤墒情,实现水肥一体化,有效缓解春季干旱的问题,助力玉米苗齐、苗壮、苗匀生长。通过一台种肥分离精量播种机,每天可以精准作业五十多亩,既保障种子发芽环境,又实现肥料高效利用。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太谷区农业部门将持续强化农机服务保障能力,以机械化、智能化助力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为全年农业丰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春天的故事”。(王元龙 侯帆 庞川粟)
来源:科创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