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诗经305-1殷武押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2.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3.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4.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5.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6.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後生。
7.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u
□□□□,□□□◆。□□□◆,□□□◆,□□□□◆,□□□□◆,□□□◆。ng
□□□■,□□□□□◙。□□□■,□□□■,□□□●。o+i
□□□◆,□□□◆。□□□◆,□□□◆。ng
□□□◙,□□□◙。□□□■,□□□■。i
□□□◆,□□□◆。□□□◆,□□□□◆。ng
□□□◆,□□□◆。□□□◆,□□□◆。□□□◆,□□□◆,□□□◆。ng
附注:
1、本诗押韵较为规则,主体是偶数句押韵,也即,ABCB。
2、存在前后句押韵,也即,AA。
3、在编写《周音》时,我认为第二阕:解为i韵。但现在看来,解从角,古音co,并非韵脚。
甲骨文解从角,从牛,从双手,似乎是将牛角卸下来。角为义符,也可能是声符。
西周金文解有两种形式,有的延续甲骨文字型:双手+角+牛。有的双手演变为攴(手持武器敲打),也即,=攴+角+牛。
金文解从角、从攴,为义符,也可能均为声符,因为攴-敲-㱿-丂同源,有击打义。同时说明,在金文晚期,给牛卸下牛角已经不用双手,而用锤子等工具。
战国晚期金文解从刀,从角,从牛,均为义符,但刀-角都有可能是声符,角co→jie,刀do→jie,音变过程类似。
而且刀-匕同源,可能存在i o二象性,更能解释本诗的押韵问题。但我认为解的甲骨文和金文早期字型并不从刀或匕,而从角,其古音应为co,而非do或dui。
4、绩从责,责从朿,从自,但后来自讹变为贝,也即,责古音dui,存在i o二象性,而非di。这样的话,则,绩-解押韵o。
因此,第三阕的押韵应当调整如下——
3.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o+i
其中,绩-解押韵o,辟-适押韵i。存在长短句,2+3。末句视为偶数句,其余为奇数句。
诗经305-2殷武注释1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2.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4.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5.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6.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後生。
7.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u
□□□□,□□□◆。□□□◆,□□□◆,□□□□◆,□□□□◆,□□□◆。ng
□□□◆,□□□◆。□□□◆,□□□◆。ng
□□□◙,□□□◙。□□□■,□□□■。i
□□□◆,□□□◆。□□□◆,□□□□◆。ng
□□□◆,□□□◆。□□□◆,□□□◆。□□□◆,□□□◆,□□□◆。ng
附注:
1、裒:=褒、抱。通假字。揽入怀中,引申为包围。
在本诗中,指的是商人军队包围了荆楚军队。
2、汤孙:商汤的子孙。=前文提到的殷武。
可见,本诗赞美的商王是武王,但商朝不止一个武王,见上一篇分析。
根据前篇的分析,诗人称赞的这个武王应为武丁的子孙,更是商汤的子孙。
3、享-王:名词动词化。享=供享=来京城祭祀商王的祖先。王=称呼商王为天子。
4、曰商是常:=常曰商。倒装句。称呼自己是商人,以此为常。
5、女:=汝。古今字、通假字。说明本诗的倾诉对象为荆楚,诗人应为某个商王,向荆楚发号施令,而本诗即为政令。
6、辟:新封,新封的诸侯或官员。诗经中多见。
7、绩:=迹。通假字。遗迹,轨迹。
商朝都城很多,说明大禹时代都城也很多,不止一处。这呼应了上文:多辟。
8、来辟:外来的商朝新封诸侯。说明商人侵占了原住民的地盘,属于外来人,这呼应了上一篇,提到商人是娀(戎)人之后。
9、适:=谪。通假字。贬谪。
10、解:=懈。通假字。懈怠。
匪解=非懈=不懈。诗经中多见。
11、封建:封+建,两个动词。封土建国。
12、翼翼:飞升。在本诗中形容多如高粱。在诗经中翼翼多形容超拔的禾苗。
商邑翼翼,形容商人的城邑云集,不仅众多,而且超越其他落后部落。这符合上文:多辟。也符合下文: 四方之极。
13、濯濯:=沃沃、耀耀。通假字。油光发亮。诗经中多见。
14、景山:嵩山。
15、丸丸:=凡凡=芃芃=蓬蓬、茫茫。通假字、讹字。 黑压压一大片。
丸-凡的讹字。
16、闲:=间。通假字、讹字。空隙。
17、方:捆绑,合并。这是甲骨文方的造字本义。也可以理解为:=并,通假字。
方斫是虔=虔方斫=目不转睛地搭建和切削木料。其中
①虔:虔诚。虔从虎、从文,本义为虎屏息潜行,引申为稳妥。文为声符,古音bing,发生了复杂音变,中间曾经音变为:ling,=陵(凌),欺凌之义。属于b→l辅音边化。
虔今音qian,可推定古音cing。可见,在ling之前,应为cing。l辅音较晚出现。也即,b→c→l。
前人多引用左传: 虔刘我边陲。误认为,虔=杀。其实这是望文生义,虔=陵,通假字,欺凌之义。
也即, 虔刘我边陲=陵刘我边陲=欺凌、残害我国边陲。
②斫:切削。
③方:捆绑,合并。
18、梴:=延。通假字。
松桷有梴:松木屋檐延伸很长。其中,桷=角,通假字,屋檐的角,例如,勾心斗角。
诗经305-3殷武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dui bui ding cu, bong bo ding du. dong du ci du, bo ding di dui. dui dui ci do, dong dong di du.
2.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dui cũ ding du, cu cui dong cong. dui dui ding dong, dui bui di cong, bo cong bui bi cõ, bo cong bui bi cong, co dong di dong.
3.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迹。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ding bing do bi, do du cu dõ di dui. dui di bi bi, bi du co di, do di bi co.
4.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ding bing dong cong, do bing dui cong. bui ding bui cong, bui cong di cong.
5.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bing cu do cui, bong dõ cui bui. dong di di di, di bong di di.
6.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後生。
co co cui ding, dui dui cui ding. do co du ding, di bo co co ding.
7.陟彼景山,松伯凡凡。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di bui cing dong, dong bui bong bong. di dong di ding, bong dui di bing. dong co dui dong, dui cĩ dui cong, ding ding cong cong.
□□□●,□□□●。□□□●,□□□●。□□□●,□□□●。u
□□□□,□□□◆。□□□◆,□□□◆,□□□□◆,□□□□◆,□□□◆。ng
□□□■,□□□□□◙。□□□■,□□□■,□□□●。o+i
□□□◆,□□□◆。□□□◆,□□□◆。ng
□□□◙,□□□◙。□□□■,□□□■。i
□□□◆,□□□◆。□□□◆,□□□□◆。ng
□□□◆,□□□◆。□□□◆,□□□◆。□□□◆,□□□◆,□□□◆。ng
附注:已修改讹字:丸丸→凡凡。绩→迹。
1、虔从文,古音bing。发生了b→c→q辅音演变。这里取古音bing。
2、濯从翟,翟从隹,古音dui。
3、楹从盈,盈从乃,存在鼻音二象性,可记作古音:cĩ 。
4、旅从人,讹变为从匕,匕→刀,发生了bui→dui音变。
5、享从高,古音co。存在鼻音二象性,可记作:cõ 。
6、建-筑同源,存在鼻音二象性,可记作:dõ 。
7、灵从心、从壬,古音ding。但金文灵也有从文,古音bing。此外,零-灵同源,零从令,古音cing。这里存现b-c-d辅音混淆,但也体现了初音理论,商音理论。这种复杂音变也出现在心、人等汉字的辅音演变中。
诗经305-4殷武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o的鼻音二象性、✜i的鼻音二象性)「」
1.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包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2.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3.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迹。岁事来辟,勿予祸谪,稼穑非懈。
4.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
5.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6.赫赫厥声,耀耀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後生。
7.陟彼景山,松伯芃芃。是断是迁,并斫是虔。松桷有延,旅楹有间,寝成甚安。
□□□●,□□□●。□□□●,□□□●。□□□●,□□□●。u
□□□□,□□□◆。□□□◆,□□□◆,□□□□◆,□□□□◆,□□□◆。ng
□□□■,□□□□□◙。□□□■,□□□■,□□□●。o+i
□□□◆,□□□◆。□□□◆,□□□◆。ng
□□□◙,□□□◙。□□□■,□□□■。i
□□□◆,□□□◆。□□□◆,□□□□◆。ng
□□□◆,□□□◆。□□□◆,□□□◆。□□□◆,□□□◆,□□□◆。ng
附注:已修改讹字:丸丸→凡凡。绩→迹。
1、女→汝。古今字、通假字。
2、匪解→非懈。通假字。
3、适→谪。通假字。贬谪。指摘。
4、濯濯→耀耀。通假字。耀眼。
5、丸丸→凡凡→芃芃、蓬蓬、茫茫。通假字。黑压压一片。
6、方→并、绑。通假字、古今字。甲骨文方的造字本义。合并,捆绑。
7、闲→间。通假字、讹字。空隙。闲是晚造字。
8、孔→甚、很。通假字。
9、梴→延。通假字。延长。
10、裒→褒、抱、包。通假字。抱入怀中。包围。
以上只考虑通假字,并未考虑音变,可视为版本一。
11、第四阕:遑→慢。近义。怠慢为常见词。监-严-滥-慢,现代押韵an。
12、第五阕:福→祉。同义。福祉。祉-极,现代押韵i。其实,在南阳方言甚至普通话中,福为舌尖元音i,福-极可以押韵i,但汉语拼音的设计存在误差,将其元音写作u。这不是语言音变的问题,是拼音设计出现了错误。对此需要单独发文。
于是,出现版本二,20250505中午12:07
4.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慢。
5.命于下国,封建厥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6.赫赫厥声,耀耀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後生。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