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天,知名带货主播「阿浩不忘初心」因为直播带货仁和药业的一款减肥胶囊时行为太过低俗,冲上了热搜榜,瞬间引发了十几万网友的愤怒评论,各大媒体跟进报道了数百篇,让仁和药业一下子陷入了信任危机。
最近几天,知名带货主播「阿浩不忘初心」因为直播带货仁和药业的一款减肥胶囊时行为太过低俗,冲上了热搜榜,瞬间引发了十几万网友的愤怒评论,各大媒体跟进报道了数百篇,让仁和药业一下子陷入了信任危机。
这次事件中,主播阿浩以及他的团队在直播间的表现,可以说令人震惊。凭借「大胃王」人设,阿浩积累了将近1800万粉丝,但原本应该专注产品介绍的直播,却变成了一场充满刺激与低俗的营销表演。
比如说,女主播在短短20分钟里,硬吞下30多个毛鸡蛋,还有一分钟狂塞50多个饺子。更过分的是,暴饮暴食之后,她竟然直接服用仁和药业的「佐宁牌左旋肉碱荷叶茯苓胶囊」,然后展示自己瘦到皮包骨的身材,宣称「吃这个胶囊半个月就能瘦八到十斤」,甚至说「十四岁以上的人都可以随便吃」。
而作为团队核心的阿浩本人,则在直播里更露骨地采用侮辱性的语言,比如「吃仁和药业胶囊没瘦,出门死、死全家」,甚至恶毒地将肥胖人士比作「猪」,声称「吃了仁和药业就能变美」,言语不仅夸张,还带有极强的羞辱和攻击性。
整个直播间充斥着各种低俗动作、污言秽语,以及对观众群体尤其是肥胖人士的歧视性侮辱,现场观感让许多网友直呼「辣眼睛」。
这次风波把企业的责任推到了舆论中心:仁和药业作为一家知名上市公司,竟然选择这样低俗且虚假的宣传方式,难道只顾眼前的流量和销量,完全不顾企业形象了吗?
▲关注药财社 聚焦医药界▲
仁和药业
曾经的药业爆品「发动机」
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初以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成立于1996年,并在同年成功上市。
经过2006年的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将化纤类资产剥离,转而注入多个医药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医药生产经营集团,以江西仁和药业为核心。
公司创始人杨文龙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早在90年代就捕捉到女性保健市场的巨大潜力。1999年,仁和药业推出了妇科洗液品牌「妇炎洁」,2002年推出了儿童感冒药「优卡丹」,2003年则推出了眼部保健产品「闪亮滴眼液」。这些产品迅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广为人知的品牌。
到2021年,仁和药业的营业收入已从2007年的7.79亿元,增长至49.36亿元。这一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在广告宣传和经销网络建设方面的有力投入。
仁和药业旗下的「仁和可立克」、「妇炎洁」、「优卡丹」和「闪亮」等品牌也相继获得了「中国知名商标」的认定,并在妇科私处护理、儿科感冒药、眼科保健等领域,积累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网红带货风波
仁和药业品牌受挫
仁和药业近年来积极拓展“大健康”业务,2021年收购7家大健康相关公司,力图实施「OTC药品+大健康」双轮驱动战略。公司通过天猫、京东、抖音等线上渠道销售保健品,并布局功能性化妆品、护肤品、保健食品等领域。
然而,此次与快手网红「阿浩不忘初心」合作推广「佐宁牌左旋肉碱荷叶茯苓胶囊」以完成业绩目标的营销方式,引发公关危机。(参见上文)
该事件于4月16日登上微博热搜话题「主播靠暴食和擦边卖爆减肥产品」,网民纷纷质问快手平台为何不封杀此类主播,并严厉谴责其哗众取宠的宣传手段。
舆论发酵路径可大致分为三阶段:初期由直播视频引爆舆论,中期借助社交媒体和财经媒体放大关注,后期监管介入并成为典型案例。
4月16日直播内容曝光后,微博话题「主播靠暴食和擦边卖爆减肥产品」迅速冲上热搜,大量网民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转发讨论,对快手平台及参与方发出质疑和批评。
紧接着,4月21日-23日,多家主流媒体发布事件报道,舆情扩散至更广泛的公众领域。报道中强调「哗众取宠」、「谣言营销」等关键词,引导舆论继续关注产品真实性。
4月18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直播带货典型案例的新闻也将此事件推向公共议程。整个事件期间,网民态度以负面为主,认为此类营销损害女性形象、误导消费者;许多用户评论呼吁下架产品并处罚相关方。
最终,舆情压力促使快手平台在4月18日将该主播账号永久封禁,舆论也逐渐收敛。
此类营销对仁和药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作为曾经的老字号,品牌形象不应与低俗、夸大宣传挂钩。
研发投入不到0.1%
营销支出却破10%
根据仁和药业最近发布的2024半年报来看,上半年公司总收入是23.6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84%;净利润则是3.37亿元,轻微减少了5.43%。
但如果把一些特殊收入剔除,真实经营利润只有2.5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了近两成。不过好消息是,公司实际收到现金的能力变强了,经营现金流达3.61亿元,比2024年增加了两倍多,这点对公司日常经营而言,倒算个安慰。
与此同时,公司依然在营销推广上投入巨大。这几年里,仁和的研发投入长期较低,但每年的销售推广费用却经常超过10%。按常理,一家公司的产品缺乏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长期看竞争力可能会越来越吃紧。
根据仁和药业2024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额约为1,945万元,同比下降了27.41% 。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约为0.82%。
细看仁和药业的业务构成,药品业务依旧是收入大头,占比超过70%,但增速明显放缓。这说明公司传统的OTC(非处方药)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不过其大健康产品线表现不错,维持了一定增长(+5.33%),只不过目前规模还很有限,短期内很难挑起大梁。
近年来仁和药业的盈利能力已经逐渐趋缓,投资者们自然也有所察觉:自股价创出历史高点以来,仁和的股价已经腰斩了一半还多。
公司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理财投资 和营销活动 ,但从盈利和股价表现看,尚未扭转趋缓态势。市场分析认为,公司近年来缺乏新的‘爆款’产品,原有核心产品的市场表现面临挑战。
半年报和三季报显示,董事长杨潇(创始人杨文龙的儿子)持股比例约为6.53% 。管理层持股有时被市场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的信心。
不过,公司之前的管理确实有提升的空间,比如旗下几家公司之前就因生产销售质量不过关的药品被处罚(健儿清解液、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等),这种情况让消费者多少会打个问号。
从去年的年报可以看出,管理层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明确表示接下来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还准备在核心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上多花点心思。
营销噱头失灵
如何恢复品牌公信力
大健康和保健品市场的竞争,如今可不是一般的激烈了。虽然大众健康意识提高,让行业规模跟着扩张,但另一方面,行业的进入门槛和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了。
特别是近两年直播电商兴起,不少企业都盯上了「网红带货」这块肥肉,试图借网红抢流量、赚快钱。不过,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也不少:行业乱象层出不穷,各种夸大功效、虚假宣传让人防不胜防。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近可没闲着,对直播带货圈子里这些乱象已经盯得很紧了。比如前不久,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就查出有商家故意买评论,把普通食品吹成能减肥的灵丹妙药。
这说明,这次仁和的「网红翻车」事件不是孤立的,正好赶上了监管部门对直播带货收紧监管的大背景。
换句话说,以后企业再想靠网红直播搞夸大营销、忽悠消费者,面临的风险会更大。仁和药业想要继续在直播电商里竞争,肯定得紧跟监管要求,严格按照《广告法》办事,千万别碰虚假宣传这根红线。
具体到仁和此次的「翻车」产品——佐宁牌左旋肉碱荷叶茯苓胶囊,问题就更明显了。这产品本身包装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还有明确的不适宜人群范围。
但偏偏带货主播在直播时把它夸成了「神药」,而且还说「没副作用」,更离谱的是宣称14岁以上就能吃,完全和产品本身的说明书不搭边。
这种误导宣传后果也挺严重,有不少消费者在网上抱怨,服用之后不仅没有减肥效果,反倒出现了腹泻、月经推迟等副作用。这一波操作下来,仁和不仅被骂上了热搜,产品口碑也遭受了严重打击,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更是降到了冰点。
业界人士分析,对仁和药业来说,眼前最要紧的,还是赶紧把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做起来,不能再出了事才想补救。同时,也得强化售后服务体系,尽快完善退换货制度和客户反馈通道,出了问题能有专人及时解决,别再拖着让消费者寒心。
写在最后
毕竟,消费者的信任丢掉容易,重新赢回可没那么简单。这次事件给从业者提了个醒:要想长远走下去,就必须真正把质量管控和消费者利益放在心上,营销噱头再怎么厉害,终究还是得靠产品本身说话。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自与公开信息,包括不限于上市公司公告、各省证监局官网、交易所官网,各大新闻媒体网站等,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
参考资料:
1.财务视角看仁和药业未来可持续性增长
2.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百科
3.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财富
4.仁和药业股价和资讯- Google 财经
5.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官网-股票代码000650
6.公司公告_仁和药业:2023年年度报告新浪财经
7.—仁和药业公司首次覆盖报告
8.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仁和药业_上市公告明细 - 新浪
10.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收购北京京卫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6%股权并增资扩股至60%股权的公告
11.传承创新,让“好方”变“好药”(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12.薪火相传70载谱写江西新篇章- 中国日报网
13.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4.公司公告_仁和药业:2024年半年度报告新浪财经
15.拟收购7 家标的,积极布局化妆品+大健康
16.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7.公司公告-仁和药业:2023年半年度报告-股票行情中心-搜狐证券
18.赚女性的钱,还不尊重女性!妇炎洁广告涉低俗营销遭媒体炮轰 - 读特
19.妇炎洁、优卡丹仁和药业为何总是澄而未清? - 人民网
20.广告被指侮辱女性妇炎洁营销为何多次“翻车”? - 新闻频道
21.仁和药业公司研究报告: 2013 年孕育新希望
22.“消”“药”字号之争:仁和药业妇炎洁广告被指打擦边球 - 第一财经
23.歪歪漫画漫画首页:震撼!门事件直播全程回放,网友直击现场,真相大白于天下!
24.亚洲综合二区:揭秘主播背后的真实故事,让你重新定义直播魅力!
25.可脱卸衣服的游戏:快速找到你想知道的一切,知识就在指尖! - 中国科技论坛
26.短篇艳情小说:快来看看最新消息,别错过!
27.综合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8.打造大健康生态圈仁和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 中国日报网
29.“互联网+”背景下医药电商直播的现实挑战与优化策略
30.“互联网+”背景下医药电商直播的现实挑战与优化策略 - 汉斯出版社
31.仁和药业第二季度扣非净利表现亮眼医药与大健康双轮驱动成效显 - 证券时报
32.药企跨界健康保健食品“风头正劲”,还是门... - 北京久银投资控股股份
来源:医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