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为自己搭建了“内容铁军”,其实不过是押注在几个能打的核心员工上。
最近接了一个咨询案,很多团队都会遇到同款问题
员工离职后对公司的业务影响比较大
同时,这个老板也复盘说自己犯了致命的两个错误:
1. 完全甩手,不管编导,只让他出结果就行
2. 没有把编导的经验复制给团队,他走了就啥都没有了
以为自己搭建了“内容铁军”,其实不过是押注在几个能打的核心员工上。
然后,一离职一跳槽——爆款没了,数据断了,经验跟着人一起走了
更扎心的是,很多老板或管理层,直到核心成员离开的那一刻,才第一次意识到:
组织里根本没有真正的内容能力,只有个人的野路子
辛辛苦苦攒下的,不是内容资产,而是隐患
爆款经验随人走,本质是组织无体系
个人能打,不代表组织能赢经验在脑子里,不落地成方法论,就是定时炸弹内容能力的防火墙,就是系统方法论
靠人,越用力越焦虑;靠系统,越积累越轻松防火墙不是防人离开,是防能力蒸发方法论让组织拥有三大底层能力
复用能力:体系化方法论就是做内容的底层逻辑,能复用,不必每次重来复制能力:新人上手有标尺,老人升级有路径,效率指数级增长迭代能力:每次实战,都能反哺体系,不断升级,让组织更聪明问题是:
有没有办法,能让经验留下来,能让方法论成为组织的底座,而不是随人飘走?
有,因此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
如何让团队掌握内容方法论?
如何让方法论有系统地沉淀下来?
一、如何掌握内容方法论
我见过很多人、很多团队一点都不重视练基本功,上来第一件事就是抄同行爆款,但连爆在哪,为什么爆,怎么抄都抄不对
上次在这篇文章有分享过:爆款全靠运气,团队根本不会复制成功!
做好内容的基准线:“无他,唯手熟尔”,少不了一天天的笨功夫
因此,掌握内容的方法论,并没有什么黑科技,也没有什么秘密高招,全是一步一脚印的积累
1. 了解大盘了解同行
2. 梳理用户消费场景模型
3. 理解eCPM逻辑
4. 拆解爆款正确复制模板
5. 根据F3CC模型写脚本
6. 拍剪成片自检
7. 发布运营数据追踪
8. 复盘分析数据归因
9. 爆款高效复制裂变
10. 破内卷内容创新
1. 了解大盘了解同行
相信这个动作老板和管理层都会去做,但手下的人是否有认知?理解是否深刻?从哪里了解?了解什么?怎么分析?这个行业的水温、打法策略如何?
假如我不甘于只当一个执行工具人,这些问题都是我要去搞清楚的
2. 梳理用户消费场景模型
用户、场景
为什么比复制爆款的优先级还高?因为这两个词是被浮躁的爆款追逐者所忽略的,没研究明白用户和场景就直接上手抄,抄也只能抄个表面
俞军:用户就是需求的合集
我们再也不能把用户看成是一个数据,不能再单纯以年龄、性别、地域来粗暴划分,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人就要在一天24小时里切换不同身份、面对不同的场景、场景里有不同的需求
3. 理解eCPM逻辑
要知道平台想要什么,知道广告竞价的最基本原理,知道公式里每一个因子背后对应的影响,不能脱离算法去做内容
4. 拆解爆款正确复制模板
通过结构化拆解,对素材有体系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凭感觉”的点状经验,而是拥有对素材判断的全局视角
尤其是对于内容方法论还没有成型的团队,先让高手拆,再让新手学
5. 根据F3CC模型写脚本
电商短视频脚本底层逻辑,视频形式FORM,前3秒画面文案技巧,CTR卖点点击技巧,CVR引导转化技巧
6. 拍剪成片自检
这里重点不是指专业的科班技巧,而是在拍摄剪辑的时候如何与脚本的需求更匹配,如何更高效管理拍剪过程,以及如何更适配短视频平台用户习惯的拍摄、剪辑技巧
7. 发布运营数据追踪
视频发布运营的执行清单及注意事项,比如发布标题文案、评论区运营、内容加热节奏把控等,细节决定成败
8. 复盘分析数据归因
如何看懂数据,为什么素材不起量,正确归因,这不仅是优化师的责任。当编导看不懂数据只能依赖优化师告诉他怎么改
在全域、智能投放的背景下,以素材内容为核心能力,且掌握内容生产全链条优化策略的人更具有竞争力
9. 爆款高效复制裂变
跑出的爆款结合数据做复盘,总结出爆款母素材裂变的方法、最高效落地的路径,并且管理好母子素材的裂变衍生关系,方便识别下一个爆款方向
10. 破内卷内容创新
在稳定了基本产出后,需要突破团队创作的能力边界,但我们永远要的不是标准答案,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找答案的思维、找答案的路径
道理我都懂,这10步要怎么做?
二、如何让方法论有系统地沉淀下来?
搭建组织的:知识库*工作流
知识库=组织私有的经验沉淀
工作流=人脑经验数据化+爆款能力体系化
1、知识库搭建
收集-整理-拆解-复用
【收集】
① 下载安装CreatiBI浏览器扩展
② 全网看到好的创意灵感,一键下载保存视频/图片
③ 一步完成6个动作,快捷下载转存
自动抓取标题、数据;备注写灵感、打标签、评分、文件夹分类
④ 同时可上传本地素材创意
素材批量上传
文件夹上传(保留文件夹层级结构)
【整理】
以多维度:文件夹、打标签、做备注、评分等对素材进行素材数据化整理,方便查找
把每周复盘的案例都存放好,以及可以正面/反面的形式沉淀经验
【拆解】
选择需要拆解的素材进行拉片
找出素材“爆点”:截取你认为爆点的片段,可从多个维度入手分析,例如:画面、文案、口播、剪辑节奏、BGM等等。
同时对爆点进行体系化打标签,也可以自行创建标签
用拉片拆解这个手段,可以应用于以下场景:
拆解自家爆款:高手拆,新手学;高手把自己创作这个素材的思考过程+制作过程一一记录,把脑袋里的想法沉淀下来拆解同行爆款:新手学习高手的拆解思路,团队互相补充拆解视角,理解更全面更深入才能学习到爆款核心卡审、反面案例:有哪些卡审的经验,错误的案例都可以进行记录和点评,定期与团队同步,让团队减少重复犯错,节省时间新人入职培训:日常把所有经验的沉淀下来,新人培训打开知识库直接讲解每周复盘会议:过去在会议上的优秀素材案例都无法统一整理,过后即忘,浪费了好的创意和想法,现在可以每次都记录下来,随时翻看【复用】
所有被拉出来的精华爆点片段都会被单独存放,便于下一步用于写脚本或直接剪辑做素材
团队在日常工作中重复四步:收集-整理-拆解-复用,逐步搭建组织的知识库,经验才能越积越厚
2、工作流搭建
内容生产的整个闭环:
下需求-写脚本-审阅-分发-数据报表-归因分析
需要有一个一站式的系统打通,而非像过去割裂
下需求-写脚本
审阅
创意
分发
*数据报表即将上线
CreatiBI就是内容团队的:知识库*工作流
是内容方法论的落脚点和载体,是内容能力的防火墙
咨询讲解完后,理解了道、法、术、器的关系
道是方向,法是方法论,术是技巧,器是工具
以【道】来定:构建组织的内容体系防止能力流失,打造持续竞争力以【法】来建:方法论通过课程+实践形成系统,沉淀经验以【术】来示范:通过搭建知识库和工作流的技巧,来落地方法论以【器】来承载:用CreatiBI来贯穿整个知识库*工作流的应用作者 | 林奕 开眼内容科技创始人,自营母婴类带货月销200W,巨量学讲师,巨量千川汇优秀会员,专注抖音内容营销。
来源:运营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