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真菌病害,主要在小麦扬花灌浆期爆发,一旦发病,不仅会导致小麦减产,还会使小麦籽粒中产生毒素,威胁人畜健康。今年,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小麦赤霉病将呈现偏重发生趋势,形势十分严峻。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真菌病害,主要在小麦扬花灌浆期爆发,一旦发病,不仅会导致小麦减产,还会使小麦籽粒中产生毒素,威胁人畜健康。今年,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小麦赤霉病将呈现偏重发生趋势,形势十分严峻。
一、发病条件
温度:赤霉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此时病原菌的生理活动达到峰值。温度低于20℃或高于30℃时,病菌生长受限。
湿度:田间相对湿度通常需达到70%-90%才能引发病害。高湿环境促进子囊孢子的萌发和传播。
时间:病害多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约4-5月),此时植株生理脆弱且通风不良,易受侵染。持续2天20℃以上的阴雨天气会加速病害传播。
二、防治策略
小麦赤霉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 的防治策略,结合农业措施,强化全程科学防控,重点做好小麦 抽穗扬花期防治和收储管理工作,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为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深耕灭茬,清除病残体。适期播种,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大水漫灌等栽培措施,降低农田小气候的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是防治赤霉病的一项基础措施。
3.药剂防治 :
华生满多收
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
丙硫菌唑:广谱三唑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合成,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赤霉病防效突出。
戊唑醇:三唑类杀菌剂,内吸性强,持效期长,可抑制病菌扩展并调节小麦生长。两者复配可扩大杀菌谱,兼具内吸性和长效性,对赤霉病防效显著。
华生盈彩
45%噻呋·嘧菌酯悬浮剂
注: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华生农资技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