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卖98.9亿! 成都最吸金的商场,赚麻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01:08 4

摘要:太古里、IFS、万象城三大巨头以近300亿的合计营收,牢牢霸占金字塔尖;而南门的SKP、天府和悦广场、世豪广场等上演“极速狂飙”,势头正猛。

成都商业江湖的最新成绩单正式出炉!结果让人出乎意料!

太古里IFS万象城三大巨头以近300亿的合计营收,牢牢霸占金字塔尖;而南门的SKP天府和悦广场世豪广场等上演“极速狂飙”,势头正猛。

更令人意外的是,二圈层商业体悄然崛起——时代奥莱温江合生汇双双杀入前十,证明成都人的消费力早已全域开花。

谁在赚钱?谁在躺平?假期一起来吃个瓜!

主城商业帝国,顶奢三强稳如泰山

1. 太古里:98.9亿!全城销冠的实力!

作为商业地产传奇的“成都太古里”,顺利摘下全城冠军,似乎毫无悬念。

如果说前几年靠街拍吃尽流量,这几年太古里则越来越“纯粹”:太古里LV门店销售额常年稳居全国前三、太古里GUCCI门店登顶全球销售额首位,这类顶奢门店贡献超60%营收。

也难怪LV总裁、Apple总裁巡店也常把成都太古里设为“首站”。

不过太古里也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除了IFS和SKP的双重围攻,销售增速也正在被万象城碾压。明年是否还能站稳第一?亚历山大。

2. 成都IFS:96亿,熊猫屁股下的老钱保卫战

别说IFS只有熊猫屁股了,凭借香奈儿、LV等品牌对高净值客群的吸附力仍无敌,今年年初全国最大的LV精品店开业,又让IFS再火了一把,但年轻客群流失严重。

2024年尝试引入潮牌+艺术展,却被吐槽爹味过重,销售额同比仅增3.2%

3. 万象城:75亿,中产收割机的野蛮生长

作为东门霸主,万象城一直是成华区、龙泉驿区等楼盘用以表示与“主城核心”距离的重要标的。

最新资料显示,2024年万象城租金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8.31亿元,同比增长9.2%!

其杀手锏在于二期开业后引入30+西南首店,用买得起的奢侈感精准狙击新中产。此外,依靠全业态通吃的优势,轻奢、亲子、美妆等消费占比超50%,万象城的75亿可谓含金量满满!

城南崛起!SKP、和悦广场的“钞”级逆袭

1. SKP:68.75亿,地下奢侈品帝国的降维打击

和太古里的大慈寺、IFS的熊猫屁股不一样,这座“向下生长”的顶奢帝国,似乎在建筑形态上没有留下太惊艳的一笔,当然大黑柱子除外。

然而,让SKP真正出圈的,是会员制+私密化服务。诚意满满的“周年庆活动”+职业黄牛,给消费者真金白金的优惠。

据悉,近年来GUCCI、PRADA等大牌业绩同比暴涨40%,客单价全城最高(超2万元)。专攻不想被街拍的富豪,与太古里形成差异化竞争。

2. 天府和悦广场:47.9亿,天府新区的新欢

作为城南黑马,和悦广场凭借山姆会员店+全业态的定位,实现年增速15%冠绝全城。

其精准定位在于不做大而全,而在于精准瞄准天府新区与麓山板块周边成熟家庭+亲子消费场景,别看客单价不足以媲美SKP,但是日常化的消费水平让天府和悦赚的盆满钵满。

此前,天府新区常被吐槽没有商业,伴随天府和悦广场、天府大悦城等商业的崛起,天新的商业格局也将迎来巨变。

3. 世豪广场+铁像寺水街:城南打工人的快乐天堂

世豪广场其33亿业绩中,餐饮占比超40%,儿童业态达25%,完美印证"得家庭者得天下"的社区商业逻辑。用“家门口的万象城”定位,靠餐饮+亲子+快时尚组合拳,闷声收割城南家庭客!

此外,还不得不提到铁像寺水街,也以以网红+非遗为双引擎,茶空间、独立书店、川菜米其林占比超60%,成功吸引Z世代打卡消费。这印证了成都商业已从纯购物转向场景体验,文化IP成为新流量密码。

二圈层爆发!奥莱、合生汇的闷声发财

1. 时代奥特莱斯:35亿,折扣经济的王者

被称作成都人最爱捡漏的奥莱,没有一个成都人能空着手从时代奥莱的阿迪、耐克里走出来。

每次去都有一种买衣服如买菜的既视感。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你想要买,好像总有那么一两件适合你。

不过时代奥莱的成功也不全依靠运动品牌,Coach、MK等轻奢折扣店贡献70%营收,节假日单日人流破10万

其成功得益于下沉市场红利,主城客群占比降至50%,周边地市州消费者成为新主力。

2. 温江合生汇:35亿,西门家庭的刚需圣地

比起以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商业,合生汇则相对陌生。

2022年,位于温江光华大道一侧的合生汇开始试营业,定位为“城市家庭欢聚中心”,涵盖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儿童教育等多元业态。

新生并不是一种劣势。而让他有了势如破竹的力量。

开业一年后,2023年销售额达28亿元,同比增长55.5%。24年总销售额更是突破35亿,同比增长约25%!

这个区域商业的教科书案例,以优衣库、孩子王等大众品牌撑场,周末亲子客流占比80%。其成功逻辑在于不做高端,只做5公里生活圈的必需品,复购率全城第一。

二圈层商业的爆发,印证了成都消费力的去中心化——人们不再迷信市中心,更愿意为就近+性价比买单。

成都商业,没有永远的赢家。

从春熙路一家独大,到城南、二圈层群雄割据,成都的商业格局正在经历一场史诗级重构。未来的赢家,要么像SKP一样极致细分,要么像合生汇一样扎根社区——而那些还在吃老本的玩家,注定被淘汰。

最后灵魂一问:2025年,你更看好谁?

来源:房子的梦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