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了19个新职业。这批新职业中有70%以上服务于新质生产力领域,涵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数智”前沿,是中国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成果。
2024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了19个新职业。这批新职业中有70%以上服务于新质生产力领域,涵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等“数智”前沿,是中国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成果。
新职业应运而生,反映着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职业“上新”,带来了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让更多人发挥自身优势、打开发展新空间。职业“向新”,则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高度契合,折射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新质生产力催生新职业。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产生的技术突破,甚至是颠覆性技术、前沿性技术,能够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进而引发职业就业领域的深度变革。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新职业;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出网络主播、用户增长运营师等新职业。这些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新职业体现了技术进步的前沿,涵盖了“数字”与“智能”领域的多个方面。
新职业反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产生。新职业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智能化,所反映的正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趋势和方向。职业类型“上新”,推动发展方式“更新”,新职业的涌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人力基础,推动劳动力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技能领域转移,促进企业用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以智能网联车领域为例,越来越多中国车企在新技术引领下创新求变。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相继建成,创新技术应用方案、场景竞相推出,车企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新职业由产业变革而生,又为产业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新职业人才队伍质量。新职业人才的创造力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各地抢抓机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职业的人才需求规模持续扩大。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有关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将达到600万,人才缺口可能高达400万。据测算,中国数字人才缺口已达2500万至3000万人,且缺口持续放大。要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深入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和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制定新职业标准规范,引导新职业健康发展,推动新业态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充分发挥新职业人才队伍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青年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也为新职业的发展增添了青春活力。随着新质生产力加速,作为最具创新力、创造力的青年群体,要激发创新创造的热情,开发想象力,推进创造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本文来自【中安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