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上海车展首日,中国品牌在大型SUV展区形成“9”系产品矩阵。一汽红旗HS9 PHEV、领克900、腾势N9等7款以“9”命名的车型集中首发,占同期展出中国品牌大型SUV的60%。这类命名策略延续传统文化中“9”的至尊寓意,同步呼应旗舰车型定位。数据显
2025年上海车展首日,中国品牌在大型SUV展区形成“9”系产品矩阵。一汽红旗HS9 PHEV、领克900、腾势N9等7款以“9”命名的车型集中首发,占同期展出中国品牌大型SUV的60%。这类命名策略延续传统文化中“9”的至尊寓意,同步呼应旗舰车型定位。数据显示,参展品牌通过独立展台、动态技术演示等方式强化产品区隔,其中领克900展台设置后轮转向系统机械模型,实时演示±10度转向角度的传动原理,吸引专业观众高频驻足。行业观察指出,此举标志中国品牌从产品跟风转向体系化市场占位,目标直指传统豪华品牌把控的定价权与认知度。
针对大型SUV停车痛点,领克900搭载双齿轮齿条式后轮转向系统。该系统由48V电机驱动,通过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实时计算后轮转向角度,低速时前后轮反向转动可将5.2米车长车型的转弯半径压缩至5米,较同尺寸车型减少1.3米;高速时同向转动实现“蟹行模式”,支持45度角横向移动,适应宽度不足3米的狭窄道路。腾势N9则依托后轴双电机布局开发圆规掉头技术,单电机峰值扭矩300N·m,通过左右轮反向转动产生1500N·m横摆力矩,实现最小10.5米转向直径,侧方泊车时可直接调整车尾角度,泊车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50%。两套系统均通过12超声波雷达+5毫米波雷达的传感器组合实现环境感知,控制算法响应延迟小于100毫秒。
领克900
领克900
领克900
性价比策略下探市场 技术平权打破价格壁垒
深蓝S09以23.99万元起售价切入20万级市场,车身长度5212mm,轴距3120mm,搭载1.5L增程器与250kW驱动电机,匹配30.7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200km,综合续航1200km。其自动泊车系统采用华为ADS 2.0方案,支持2.4米宽度机械车位泊入与5.6米长度侧方位停车,配备1颗激光雷达与8颗摄像头,泊车精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对比同尺寸竞品,其定价较理想L9低17万元,核心成本优势来自宁德时代M3P电池组,较传统方案降低22%电池成本。
深蓝S09
深蓝S09
深蓝S09
深蓝S09
蔚来子品牌乐道L90虽未公布售价,但通过换电生态与空间设计凸显性价比。车辆预留75kWh/100kWh/150kWh电池包接口,支持3分钟极速换电,兼容全国1500座换电站网络。前部独立电动前备仓容积150L,采用液压支撑系统,内部配备12V电源接口,解决三排座车型后备箱空间不足问题。底盘配置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标配CDC连续阻尼控制系统,支持舒适/运动模式调节,硬件规格对标35万级合资车型,预计定价将形成25万-35万元价格带,直接挑战理想L8市场份额。
乐道L90
高端市场技术攻坚 硬派越野与智能豪华双线突破
问界M9在50万级市场实现销量突破,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2.3万辆,超越宝马X5同期表现。该车搭载华为鸿蒙座舱3.0系统,10.4英寸全液晶仪表与15.6英寸中控屏采用悬浮式设计,车机算力120TOPS,支持5音区独立语音交互,响应延迟500毫秒。智能驾驶系统配备1颗128线激光雷达,实现全场景自动泊车与高速领航辅助,隧道场景识别率98.7%,核心客群中35%来自BBA品牌置换,三排座椅加热、28寸行李箱容纳能力成为主要卖点。
问界M9
极氪9X光辉版以109.8万元进军百万级市场,搭载CTP 3.0麒麟电池,CLTC纯电续航380km,支持1.3兆瓦超快充,10%-80%充电时间12分钟。智能驾驶系统采用5颗192线激光雷达,算力1400TOPS,支持厘米级高精定位,上海城市快速路NOP领航成功率96.2%。东风猛士917蛟龙战甲加长版同步展出,轴距3150mm,配备前单电机+后双电机布局,后桥差速锁与150mm行程空气悬架,最小离地间隙220mm,脱困模式可达326mm,涉水深度800mm,与仰望U8L共同构建中国品牌硬派越野矩阵,直接对标奔驰G级、丰田兰德酷路泽等进口车型。
极氪9X
极氪9X
中国品牌在大型SUV领域的多维布局,展现新能源时代的产业竞争力:技术层面,后轮转向、自动泊车等配置实现“科技平权”,将传统豪华专属功能下探至30万级市场;价格层面,23.99万元的深蓝S09与百万级的极氪9X形成覆盖,试图以立体攻势分割市场。但核心争议在于:当深蓝以性价比撕开市场缺口时,能否避免陷入“低价内卷”导致利润透支?极氪、猛士的百万级定价,能否突破“中国品牌=中低端”的固有认知?
更关键的是,传统豪华品牌正加速电动化转型,奔驰EQE SUV、宝马iX5已推出国产版本,定价直击中高端区间。中国品牌的技术优势能否转化为长期壁垒?当“9”系车型的数字符号热度消退,消费者是否会回归对“豪华”本质的价值判断——是品牌历史积淀,还是电动化时代的体验革新?这场由中国品牌发起的市场革命,最终考验的是从供应链成本优势到品牌价值体系的全链路构建能力。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60%的2025年,答案或许正在被书写,但争议与挑战,始终与机遇并存。
来源:娱汽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