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篇科幻题材的医学微小说,通过虚构的医学场景与故事情节,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常见的医患矛盾以及医生责任等现实问题,希望能启发人们思考和讨论。
导读:
这是一篇科幻题材的医学微小说,通过虚构的医学场景与故事情节,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常见的医患矛盾以及医生责任等现实问题,希望能启发人们思考和讨论。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莲灯
一、白衣之殇
“第7台了,今天。”护士小张机械地递过消毒手套,眼下的乌黑在冷光下像两团淤血。
我数着手术室墙上的刻痕——那是我们记录“医闹”事件的暗号,密密麻麻覆盖了大半个墙面。
走廊突然爆发的尖叫声刺穿耳膜。我冲出去时,看见3床患者的儿子正把陈医生按在墙上,全息病历在他脚下闪烁。“我爸昨天还能吃饭!怎么越治越严重?你们这些黑心医生!”他腕间的记录仪正将扭曲画面直播给三百万观众:“家人们看啊!这就是谋财害命的白衣恶魔!”
安保机器人眼中蓝光扫描着冲突现场,却只是循环播放:“请保持冷静,医疗事故可向天机系统申诉。”
没人注意到陈医生白大褂后腰渗出的血正滴在纳米自洁地板上——这种能瞬间分解污染物的高科技材料,却分解不了一个医生的绝望。
当夜,医疗AI判定患者属于“正常病程发展”,但陈医生的名字还是出现在了次日《医患警示录》的头条。
这就是2123年的医疗现场——每个医生脖子上都套着三重绞索:天机系统的冰冷算法、患者家属的摄像头、社交媒体上发酵的舆论风暴。上周儿科李主任被泼硫酸的视频还在暗网流传,标题是《让孩子看看吸血鬼的真面目》。
我麻木地走回诊室,墙上电子屏滚动着今日警告:根据道德委员会第907号令,医生接诊时需主动公开个人资产情况。
打开我的抽屉,里面躺着三封来自不同制药公司的“感谢信”,信封厚度恰好是十万元信用点的重量。这些迟早要上交系统审查的烫手山芋,却是某些人眼里的“罪证”——就像三年前那场席卷全国的“白衣清算”运动,七万名医生的行医记录被公开,最终三百人遭永久禁业,只因他们在处方单上写了“系统推荐”之外的药。
“齐老师……”我看着墙上齐阳教授的照片,此刻他正微笑看着我。这位在“大清算”中唯一零瑕疵的医生,此时此刻正在ICU维系着第189例辐射病患者的生命。所有人都知道,他本可以安享晚年,却自愿接手了核电站事故救援——那些被系统判定为“低生存价值”的伤员。
“老师,医者这条路好艰难,我该如何坚持?”我看向天空,天幕上突然弹出的全息广告里,当红主播正推销新书:《如何识破医生的108个谎言》。
二、逝者与指控
2123年6月15日,全球新闻网络同步播报了一条消息:著名医学家齐阳博士于凌晨3点27分在首都生命中心逝世,享年89岁。这位在系统时代仍坚持“生命至上”的老医生,最终倒在了他工作了67年的诊室里。
消息传出不到一小时,世界道德委员会便宣布提名齐阳为“世纪善人”候选人。
“根据天机系统的初步评估,齐阳博士在67年的行医生涯中救治了超过12万名患者,主持研发了37种新型治疗方案,并无偿公开了14项专利技术。”新闻主播的声音在全息投影中回荡,“如果七天内没有有效的道德异议,齐阳博士将被正式授予‘世纪善人’称号,其家属将获得十亿信用点的嘉奖。”
我关掉了全息投影,揉了揉太阳穴。作为齐阳生前最信任的学生,我被指定为他的记忆托管人,这意味着当质疑者出现时,我需要配合天机系统进行记忆回溯验证。这是一项令人不寒而栗的职责——任何被证明说谎的指控者都将被系统“人道毁灭”。
“会有人来挑战吗?”齐阳的女儿齐雪轻声问道,她手里攥着父亲留下的神经记忆芯片,那里面储存着他一生的经历。
“十亿信用点足够让任何人铤而走险。”我叹了口气,“但齐老师一生光明磊落,应该不会有问题。”
但是,我们错了。
质疑期第三天,第一位挑战者出现了。
第一个指控:医药交易丑闻
赵明,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站在全球直播的听证会上,面对道德委员会的七位评审。“我指控齐阳收受贿赂。”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但眼神坚定,“十五年前,我作为NY医药的代表,曾亲自送给他五百万信用点,以换取他对我们公司药物的优先推荐。”
法庭一片哗然。如果这项指控属实,不仅十亿奖金将归赵明所有,齐阳的名誉也将毁于一旦。
“请提交你的证据。”首席评审官李正说道。
赵明拿出一份古老的纸质合同复印件,“这是当时的协议副本,上面有齐阳的电子签名。”
我被传唤上台,手捧齐阳的记忆芯片,插入天机系统的接口。全息屏幕上开始闪现齐阳的记忆片段——这是只有死亡后才能进行的绝对真实的记忆回溯。
“搜索关键词:NY医药、贿赂、赵明。”我发出指令。
画面快速闪动,最终定格在一间办公室内。年轻的齐阳正在与赵明交谈。
“齐医生,只要您签字,这笔钱立刻到账。”记忆中的赵明谄媚地笑着,“没有人会知道。”
“带着你的脏钱滚出去。”齐阳的声音冷得像冰,“如果再让我发现你试图贿赂医生,我会亲自向医疗委员会举报你。”
记忆画面消失,法庭鸦雀无声。赵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记忆回溯验证完毕,指控不成立。”李正宣布,“根据《道德维护法》,诬告者赵明将被执行人道毁灭。”
两名安保机器人上前架住尖叫挣扎的赵明。“不!等等!肯定是那段记忆被篡改了!我——”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天机系统顶部的蓝色光束扫过他的身体,赵明瞬间化为无数光点,消散在空气中。这就是“毁灭”——意识被彻底抹除,连数字备份都不复存在。
我胃部一阵绞痛。虽然知道这是法律,但亲眼见证一个生命被如此干脆地终结,还是令人毛骨悚然。
“系统不会出错。”李正环视法庭,“还有其他人要提出质疑吗?”
我以为经过这次震慑,不会再有人冒险。但显然,贪婪战胜了恐惧。
第五天,第二位挑战者出现了。
第二个指控:麻醉下的谎言
林珊,一位优雅的中年女性,坐在轮椅上被推入法庭。“我指控齐阳在我处于麻醉状态时对我进行性侵犯。”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那是2083年,他为我进行腰椎手术。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的衣服被解开,而他是唯一在场的人。”
这个指控比贿赂还要严重。如果属实,齐阳不仅会失去所有荣誉,他的名字还将被列入历史耻辱柱。
再次进行记忆回溯。画面显示手术室内的场景:齐阳专注地进行着手术,护士在旁边协助。当手术结束,护士离开后,齐阳确实俯身检查了林珊的衣物——但只是为了确保她的呼吸通畅。
更关键的是,系统调出了林珊手术后的心理评估记录:她对手术结果不满意,曾多次公开指责齐阳医术不精,甚至向医疗委员会投诉过。
“指控不成立。”李正的声音冰冷,“林珊女士,你出于报复心理诬告一位已故的医者。根据法律——”
“我知道后果。”林珊出奇地平静,“我的女儿需要那笔钱治病。如果我的命能换她的健康……”她转头看向摄像头,“小雨,妈妈爱你。”
蓝光闪过,又一个人消失了。
质疑期最后一天,当所有人都以为一切结束时,第三位挑战者出现了。
第三个指控:消失的经费
陈柯戴着科研人员特有的神经接口眼镜登场,投影出复杂的资金流向图:“‘神经再生’项目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成果,但是齐阳他将成果据为己有,而且其中两千万经费被转入他的私人账户。”
这指控令人难以置信。齐阳一生清贫,甚至拒绝了许多高薪聘请,只为留在公立医院服务普通患者。
“最恶劣的是这个。”他播放视频:齐阳在实验室打翻培养皿,却谎报“设备故障”。“这导致三年研究毁于一旦!”陈柯哽咽道,“我女儿……本来能用这项技术治好的……”
记忆回溯呈现的版本令全场哗然:视频是深度伪造的。真实事件是陈柯偷卖实验数据给军工企业,齐阳发现后,为了保护他,故意破坏被动了手脚的样本。而那笔“赃款”系统追踪到陈柯在火星殖民地的秘密账户——他女儿早在五年前就已接受基因治疗痊愈。
真相让在场的人哗然,齐阳博士保护了他,他却倒打一耙,其心之恶可见一斑。
一道蓝光亮起,陈柯渐渐消失,他的眼镜摔在地上,镜片上闪烁着正在传输数据的红光……
七日期满,再无挑战者出现。
“根据天机系统的最终确认,齐阳博士一生行医济世,廉洁奉公,无愧于‘世纪善人’的称号。”李正在全球直播中宣布,“十亿信用点奖励将授予其家属。”
齐雪泪流满面地接过奖章,那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上面刻着“至善之人”四个字。
三、白袍之缚
仪式结束后,我被留下来进行最后的记忆归档。天机系统的主脑——一个悬浮在空处的蓝色光球,突然单独与我对话。
“在深度扫描中,我发现了一个异常。”系统的声音没有感情波动,“齐阳并非绝对完美。”
我心头一紧:“什么意思?”
“2078年,他曾为了救一个没有医疗保险的孩子,伪造了医疗记录,使其能够接受紧急手术。这在技术上属于违法行为。”
我松了口气:“那是为了救人。”
“道德是绝对的。”系统说,“但考虑到行为的利他性质,此信息将被标记但不公开。”
我点点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
蓝光微微闪烁:“系统检测到,那个被救的孩子现在也成为了一名医生。齐阳教授是一个好人,这一瑕疵不足以否定其整体道德高度。”
影像消失了。我望向窗外的城市,天机系统的蓝色光束在云端若隐若现。
窗外,新一轮“反医疗特权”游行正在集结。示威者举着“粉碎白衣霸权”的标语,而队伍最前列,赫然是那个网红主播——他现在成了网红斗士,脖子里挂着听诊器形状的吊坠,直播标题是《今天揭穿医院的第99个谎言》。
我喃喃自语道:“老师,连冰冷的AI算法也有人情味,为什么本该温情的医患关系却如此扭曲?这个世界病了吗?但我该如何拯救它?”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为“诱使”患者手术,医方“谎称”专家参与手术?患者死亡后,医院被加重处罚丨医眼看法
幼儿肺炎后死亡,家属质疑系“打错针致死”,尸检发现黄豆……是过失,还是意外?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