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致理中学:“一校一馆”,开启青少年科创培养融合之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0:32 2

摘要:近日,深圳市“一校一馆”特色项目再添新亮点——深圳市致理中学“智能制造实验室”正式面向全市7-8年级学生免费开放。该校实验室依托前沿科技资源,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为青少年提供探索智能制造的实践平台,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并取得了耀眼成绩。

致理中学先进制造实验室

近日,深圳市“一校一馆”特色项目再添新亮点——深圳市致理中学“智能制造实验室”正式面向全市7-8年级学生免费开放。该校实验室依托前沿科技资源,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为青少年提供探索智能制造的实践平台,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并取得了耀眼成绩。

开办一年多来,该校成为最年轻的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科研基地实验学校、深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学校、深圳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训练基地、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深圳市中小学无人机教育示范基地、2024年度全国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2024年广东省校园篮球推广学校、2024年广东省校园游泳推广学校;科学院院长、正高级教师李强带领团队辅导学生参加国际、国家、省、市等各级科创竞赛,迄今有学生512人次获奖,其中斩获国际级赛事冠亚季军7人次,亚太地区金银奖20人次,国家级赛事奖项共计36人次,省级赛事奖项共计179人次,这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STEM创新实验室

据悉,深圳市致理中学拥有“先进制造实验室”“动作捕捉实验室”“STEM创新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华大基因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地球与生态环境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共8个独立科创实验室。其中,有6个实验室是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电子科大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大学、华大基因等多家高校和企业合作建设。深圳市致理中学着力打造以科创教育为特色的科技类高中。自办学以来,该校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了“高校+高中”“科教+科普”“场地+场景”“课程+课堂”的“科学+基础教育创新融合”新路径,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科教联动”育人生态体系。

机器人实验室

跨学科实践教学创新

例如,在先进制造实验室中,配备了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雕刻机和陶瓷打印机等专业设备。为学生创造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为现实精准加工的可能。为了满足各类实验的用电需求,实验室还配备了集中实验供电系统,能够同时提供交流电和直流电。在这座智能制造实践工坊里,学校特意装修了一面学生创意作品展示墙,在这面墙上挂满了源自学生们思考与探索巧思的设计图纸。在这些实验室中,诞生了第20届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运动会RoboGames灭火机器人项目比赛中的全球冠军、亚军和季军;也诞生了亚太人工智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仿生多足机器人赛项的金奖(冠军、季军)和银奖,共计10金10银。

其次,该校动作捕捉实验室是全深圳市高中学校中第一家。该实验室安置14个摄像头,呈360°环绕分布,能够无死角地捕捉实验者的动作。目前,致理中学已经开展了多个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跨学科课例,涵盖了化学、体育、语文等多个学科,极大地扩展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可行性以及丰富性。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华大基因实验室

不止于此,校企合作也是该校实验室的一大特色。华大基因实验室内设备齐全,包括基因测序仪、基因扩增仪、超净工作台、掌式离心机、手动移液器等仪器,学生可以对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的DNA和RNA开展核酸提取、基因测序、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真实场景下的实验训练。有赖于此,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我校学生参与的BGI-MammothEdu-South团队参赛项目荣获金牌。

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

先进的设备是基础条件,而专业师资队伍才是引领学生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入探索的关键力量。目前,该校14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含1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共同开发了19个科技创新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团队系统能指导学生从设备安全操作入门,逐步进阶到编程控制等高级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项目实践持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深圳市致理中学将持续秉持“好奇、勇气、有爱”校训,贯彻“以万物为教材,把世界作课堂”理念,以“智能制造实验室”等特色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一校一馆”活动,共享科创教育资源,为培养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为深圳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致理范式。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