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9年9月进入安徽师范大学,主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年7月获学士学位。
教育背景与早期职业(1999—2012)
学业阶段
1999年9月进入安徽师范大学,主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3年7月获学士学位。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于安徽大学在职攻读基础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职业起点
2003年7月,任安徽大学数学学院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负责课程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
2004年3月转入校团委,历任团委干部、副主任科员,参与校园活动组织与学生社团协调。
省级事务与跨域实践(2012—2021)
青年事务管理
2012年1月,调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学校部副部长,负责省内高校联络与活动统筹。
2014年6月转岗宣传部,历任副部长、部长,主持青年文化传播项目,完成省级青年刊物改版。
2017年8月,兼任联络部部长,协调省内外青年组织交流,新增跨区域合作项目4项。
县域履职阶段
2018年6月,赴太湖县任县委常委,参与民生事务协调,完成县域交通网络优化方案制定。
2020年12月,调至安庆市,任科技领域管理机构常务副主任,推动技术孵化平台建设,新增入驻企业17家。
2021年5月,任怀宁县委副书记,跟进经济发展项目23项,协调工业园区用地规划。
桐城阶段与综合管理(2022年至今)
职务调整
2022年2月,任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候选人;同年3月任代理市长,主持市政府日常工作。
2022年5月,经桐城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当选市人民政府市长。
工作范畴
统筹公共服务:完成老旧社区改造项目11个,新增公共健身设施45处。
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扩建小学2所,优化教师轮岗制度,覆盖学生超6000人。
跨部门协作:建立市政数据共享平台,整合7个部门信息管理系统,提升行政效率。
地域关联与职业特征
六安—合肥—桐城:空间联结
出生地影响:六安市基础教育资源密度居省内前列,其求学阶段受益于区域性教育投入。
省会经验积累:合肥市高校任职期间,参与学生管理项目8项,积累组织协调经验。
县域至城市治理:太湖县、怀宁县任职侧重基层事务,桐城阶段转向城市综合管理,适应不同层级职能需求。
专业与职能适配
数学专业背景应用于数据分析、项目风险评估等领域。例如,在科技管理机构期间,主持孵化企业数据追踪系统开发。
跨领域适应力:从高校教学、青年事务到科技管理、地方协调,经历教育、文化、经济等多领域岗位转换。
社会角色与公共参与
省级代表职责
2022年当选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与区域发展议题讨论,提交公共服务优化建议3项。
持续学习路径
在职深造:2006年至2009年完成硕士学业,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建模。
短期实践:2013年参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交流,2017年完成网络事务管理培训。
总结
刘存磊的职业经历呈现清晰的跨地域、跨领域特征:从六安求学至合肥高校任职,从省级青年事务转向县域治理,最终承担地级市综合管理职责。其路径反映了区域性人才培养中“基层历练—多岗适配”的常见模式,亦成为观察地方行政人员职业转型的典型案例。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