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5日,汕头市住建局一纸通报,揭开了-百千万工程-背后的面子工程乱象,引发全网热议!三家设计院被点名批评,原因竟是-过度设计-和-验收放水-。
-7月15日,汕头市住建局一纸通报,揭开了-百千万工程-背后的面子工程乱象,引发全网热议!三家设计院被点名批评,原因竟是-过度设计-和-验收放水-。
好家伙,这乡村振兴,咋就搞成了面子工程大赛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在月浦街道的河道整治项目中,1.2公里河道硬是塞了7座仿古凉亭,还铺上了每平方米3800元的进口花岗岩!这哪是防汛通道,分明是-岭南园林博览会-啊!项目预算也比最初方案膨胀了47%。
你敢信?纳税人的钱就这么哗哗地流进了面子工程里!
更离谱的是验收环节。
中庭国际设计的机耕路项目,施工方竟然用建筑垃圾代替路基,就这,设计院还能开出-达标证明-!中伦建筑设计的-红色侨乡-示范线,8处侨批馆改造存在结构性隐患,验收组居然也签字盖章了!这设计院画图、施工方造假、监管方盖章的-三件套-,简直就是把涉农项目当成了-提款机-!
其实,这种-图纸上的形式主义-并非个例。
住建部数据显示,2023年乡村振兴领域设计变更率高达32%,远高于市政工程15%的平均水平。
为啥?还不是因为设计院为了中标,方案里各种-网红元素-堆砌,恨不得把稻田画成-八卦图-!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的招标文件竟然要求-设计预算上浮空间不低于20%-,这不是变相鼓励设计院注水方案吗?!
说到底,还是-预算软约束-、-监管断层-和-评价机制偏差-这三条-腐败血管-在作祟。
一些基层干部觉得-涉农资金不用白不用-,监管部门又缺乏专业人员,再加上-视觉效果-成了评比的关键指标,这面子工程能不泛滥吗?汕头的花岗岩浮雕墙,和贵州独山县的水司楼,可不就是这种畸形体制的产物嘛!
浙江德清县的做法值得借鉴。
他们将设计费与项目后期运营效益挂钩,设计师要对五年内的设施使用率负责。
这种-设计对赌-机制,让莫干山民宿集群的雨水回收系统实现了112%的投入产出比!汕头这次虽然提出了-加强抽查巡查-,但要是没有资金穿透式监管系统,恐怕还是治标不治本。
国务院国资委试点的-工程智慧云监工-平台,或许能给涉农项目装上-数字防火墙-。
日本-里山倡议-把99%的乡村设计费投入生态工法研发,韩国新农村运动让设计师驻村三年,人家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中国乡村振兴需要的不是炫酷的效果图,而是深耕的匠心!啥时候设计师的鼠标是为农民点击,而不是为领导的眼球服务,那才是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
最后,我想问问,这些面子工程的背后,究竟是谁在-闷声发大财-?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老杨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