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我们需明确,专业选择绝非盲目跟风之举。我主张从以下三大层面进行考量:孩子的个人兴趣与潜能、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
“考研界的段子手”张雪峰
一、专业选择需考量三大要素
首先,我们需明确,专业选择绝非盲目跟风之举。我主张从以下三大层面进行考量:孩子的个人兴趣与潜能、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
二、部分专业报考需谨慎
新闻与传播门槛太低
忆起邻居家的孩子,两年前被某211高校的新闻专业录取,满以为能成为光鲜的记者。然而,实习期间却惊觉,自媒体盛行之下,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业写作与报道的优势何在?
小语种专业就业受限
亲戚家的一位女孩选择了葡萄牙语专业,原以为小语种能带来广阔的就业前景。然而,随着AI翻译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翻译岗位被智能取代。相较之下,掌握一项硬核技能或许更为明智。
纯语言专业毕业生失业率高达18%,而“小语种+国际贸易”“小语种+计算机”的交叉人才却供不应求。选择小语种,必须想清楚三个问题:是否愿意常驻海外?能否掌握第二技能?是否瞄准特定行业?
医学领域家境一般不要学医学
医学之路虽光明,但需深思熟虑三大挑战:漫长的学制,至少需要8年(5年本科+3年规培);高昂的学费与生活成本,要求家庭经济实力雄厚;以及巨大的学业与职业压力,需具备超凡的学习与抗压能力。
对于家境普通、学业成绩非顶尖的孩子而言,医学之路需谨慎权衡。
师范教育中低端不要报
当前,教师岗位竞争愈发激烈,生源日益减少。小区内一位研究生,历经三年仍未能考入教师编制。若选择师范,首选应为顶尖师范院校。
化学工程还没脱离天坑
化学工程被誉为“天坑”专业之一。同事之子毕业于化工专业,却面临化工厂外迁、就业困难的窘境。即便找到工作,工作环境亦不尽如人意。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专业看似紧跟潮流,实则门槛较低。当下,涉足商业者无不涉足电商领域。相较于此,计算机专业或许更为实用。
旅游管理本科只能当导游
张雪峰在直播间中,曾经劝一位考生放弃一本专业的旅游管理,去报考二本专业的汉语言文学。
原因很简单,因为旅游管理就算是一本专业本科出来也只能找导游相关的工作,就业面很窄。
而如果学汉语言文学的话就算是二本专业,也可以当老师,考研相对容易,就业面比较广。
法学本科就不了业
法学普通本科根本就没有就业空间,法学这个专业非常看重院校档次,除非本科和硕士都是五院四系,未来出来之后可能找到好工作,进个好律所。
如果是双非院校,而且是本科的话,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基本上都去考公考编了。
三、给予家长的几点建议
勿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冷门专业或藏有良机。关键在于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学校与专业并重
家长往往偏爱名校,但专业同样重要。普通院校中的优质专业,或许比名校的冷门专业更具发展潜力。
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
表妹家的孩子热爱绘画,却被迫学习工科。一年后即转专业,浪费了宝贵时光。孩子的兴趣与热情,是成功的关键。
理性看待“风口”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概念曾风靡一时。然而,追逐风口不如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最终,我想强调的是,专业选择并无绝对的对错。
张雪峰老师的建议基于普遍情况,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关键在于为孩子找到适合其发展的道路。
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验与见解。
来源:读书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