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贾伊港当天发生剧烈爆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打破了港口的平静,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损失,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据新华社4月26日消息,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贾伊港当天发生剧烈爆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瞬间打破了港口的平静,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与巨大损失,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4月26日中午,沙希德拉贾伊港传来一声巨响,巨大的爆炸瞬间腾起冲天蘑菇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威力巨大,数公里外的窗户被震碎,甚至在距离港口26公里外的格什姆岛都能听到爆炸声。港口海关官员表示,爆炸发生的集装箱堆场可能存放着“危险品和化学品”。伊朗官方媒体称,爆炸与附近石油设施无关,易燃材料处理不当是导致爆炸的因素之一。
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伤亡数字不断攀升。伊朗紧急救援组织发言人巴巴克・耶克塔帕拉斯特最先透露,爆炸已造成195人受伤,伤者被迅速送往医院。伊朗内政部长伊斯坎德尔・莫梅尼表示,约300名伤者在阿巴斯市一家医院住院治疗,部分伤势较重者将被转送至首都德黑兰治疗。4月27日,伊朗霍尔木兹甘省省长公布,爆炸事件已确认有超过40人死亡,超过1000多人受伤。此外,中国驻阿巴斯总领馆证实,有3名中国公民在此次爆炸事件中轻微擦伤,经治疗后已无大碍。
伊朗港口爆炸现场(资料图)
爆炸现场一片狼藉,官方新闻频道播出的视频显示,爆炸后港口上空升起巨大的黑色与橙色烟云,一栋办公楼的门被炸飞,纸张和碎片散落一地。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讯社发布的视频中,受伤男子躺在路上,在混乱中接受救治。英国广播公司(BBC)核实过的现场视频显示,火势在巨大爆炸声中不断加剧,人们纷纷逃离现场,有人倒地受伤,四周满是冒烟的碎片。
当晚21时许,阿巴斯港的火势蔓延至其他集装箱,并发生爆炸,“爆炸程度小于首次爆炸”,截至23时,大火仍未扑灭。伊朗救援团队使用卡车运送泥土,堆放在爆炸现场周围,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爆炸发生几个小时后,伊朗卫生部宣布阿巴斯港进入紧急状态,阿巴斯市所有学校、大学和办公室关闭一天。当地官员警告民众关闭好门窗,以防受到“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影响”,并建议民众佩戴口罩。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资料图)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宣布启动政府调查。总统在阿巴斯港召开的危机管理会议上表示,沙希德拉贾伊港的管理状况不可接受。据统计,该港口长期存放着12万至14万个集装箱,数量众多的集装箱使港口处于无序状态,难以应对紧急状况。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表示,要对爆炸事件进行彻底调查,绝不姑息任何疏忽或蓄意行为。
沙希德拉贾伊港位于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是伊朗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承担着该国大部分集装箱货物处理工作。据伊朗官方伊通社数据,该港口占伊朗非石油货物进出口总量的55%以上,承担着伊朗85%以上的集装箱装卸任务,在伊朗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伊朗海关当局已下令所有海关办事处暂停向沙希德拉贾伊港发送出口和过境货物,直至另行通知。港口的暂时关闭已引发市场担忧,分析称港口全面恢复运营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这对伊朗经济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
对于爆炸原因,伊朗政府发言人穆哈杰拉尼称,发生爆炸的是“存放在港口的、可能装有化学品的集装箱”,在火势被完全扑灭前,难以准确判断事故原因。伊朗危机管理组织发言人侯赛因・扎法里指出,爆炸原因是集装箱内的化学品,此前危机管理总局局长也曾对该港口的危险状况发出过警告。
然而,此次爆炸事件疑点重重,引发诸多猜测。该港口曾在2020年遭到网络攻击,伊朗当局将其归咎于以色列。有观点认为,此次爆炸与2020年贝鲁特港的硝酸铵大爆炸有相似之处,都是危险化学品引发,但也不能排除人为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爆炸事件发生时,伊朗代表团正在阿曼与美国就核问题展开第三轮间接对话。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曾暗示可能通过网络手段干预谈判进程。爆炸发生后,美国国务院仅表示“密切关注”,以色列媒体却迅速公布了高氯酸钠运输的具体细节,与伊朗官方的沉默形成强烈反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伊朗副议长西拉吉宣称港口爆炸并非意外,有清晰证据指向以色列。西拉吉公布细节称,港口有4个位置同时发生爆炸,表明爆炸性材料提前安装在港口内部,且炸药可能在集装箱运输期间放置。在当下国际形势中,以色列既有动机,又具备远程操控引爆装置的技术。《纽约时报》报道显示,此次港口爆炸中伊朗损失了一艘运输导弹燃料的船只,而早在2024年以色列还曾大规模袭击过伊朗的天然气管道,造成47人丧生。
此次伊朗港口爆炸事件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德黑兰方面已誓言追查到底,随着调查的深入,真相或许会逐渐浮出水面,但该事件无疑已对伊朗乃至中东地区的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铁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