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生态特征:年均气温18.5℃,相对湿度78%,土壤pH值6.5-7.0,富集163种微生物群落
一、核心原料
1. 品种保障:采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仁怀红缨子高粱(专用品种编号:黔审粱2012001号)
2. 种植标准:建立5万亩有机种植基地,执行GB/T19630有机认证体系
3. 工艺适配:实施"三专"管理(专用品种、专用基地、专用工艺)
二、核心产区
1. 地理坐标:东经106°22',北纬27°51'的茅台镇酱酒核心区
2. 空间范围:划定7.5平方公里核心产区中的1.5平方公里中央核心区
3. 微生态特征:年均气温18.5℃,相对湿度78%,土壤pH值6.5-7.0,富集163种微生物群落
三、核心窖池
1. 窖池标准:40年以上窖龄的古石窖池(石质为侏罗系紫色砂页岩)
2. 窖泥培养:采用传统"回沙养窖"工艺,窖泥中己酸菌含量达3.2×10⁶CFU/g
3. 窖池管理:实施"一窖一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四、核心工艺
1. 生产周期:严格遵循"12987"传统工艺(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2. 质量管控:建立"三检三选"制度(班组自检、车间抽检、厂级专检;基酒分级选、调味酒优选、成品精筛)
3. 技术参数:关键工艺参数控制(制曲温度63±2℃,馏酒温度37-42℃)
五、核心酒体
1. 基酒标准:选用5年以上优质基酒(酒精度53%vol,总酸≥1.4g/L,总酯≥2.2g/L)
2. 调味体系:添加20年以上调味老酒,采用"六味平衡"勾调技术
3. 酒体设计:建立风味物质数据库(含142种主体风味成分)
六、核心技术
1. 科研团队:由国家级勾调大师领衔的28人专业团队(含5名省级品酒师)
2. 技术平台:建立省级酱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备GC-MS、ICP-OES等精密检测设备
3. 创新成果:获得湖底窖藏等3项国家发明专利
七、核心保障
1. 品牌建设:重投10亿元级品牌传播矩阵(央视+省级卫视+全国区域地面广告+新媒体组合投放)
2. 渠道网络:建立"1+N"渠道体系(1个核心体验中心+N个市场渠道)
3. 质量承诺:实施"一品一码"溯源系统,全坤沙工艺。
来源:怀庄酱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