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内容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效果。4月24 日下午,范县第二小学语文组开展“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全体语文组教师参加。
为了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内容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效果。4月24 日下午,范县第二小学语文组开展“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全体语文组教师参加。
一年级张丹老师发言: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课学习任务设计“课前”“课中” “课后”三个环节,促进语文学习全样化生活化。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 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狗子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本课时作业设计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注重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品味识字,以读代讲,图文结合,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朗读中了解秋天,感受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分层设计,引导学生加人自己的生活体验,找秋天,画秋天,展示自己心中的秋天,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展评学生作品,让学习充满成就感。
二年级吴晓燕老师以《双减”背景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结合教材解读、作业设计理念、作业实效进行介绍。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办法”为主题让学生明白小故事大道理。作业的设计依据教材,诊断所学、源于教学,巩固重点、依于学情,培养兴趣,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喜欢学习,提高学习的内驱力。
三年级宋振丹老师发言:
以下是针对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作业展示评比的细化方案,围绕教材核心内容,突出语言实践与创意表达,兼顾展示效果与评比专业性:
1. 基础巩固类
“字词魔方”创意作业:用思维导图梳理同偏旁汉字(如“木”字旁),搭配趣味组词、造句或成语接龙。 设计“汉字变变变”游戏卡:通过加一笔、减一笔组成新字,图文并茂展示。 “句子魔法屋”练习:仿写比喻句、拟人句,结合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用绘画+文字形式呈现。设计“扩句挑战”任务:将短句逐步扩展为生动段落,附上修改思路说明。
2. 阅读拓展类
“共读一本书”深度探究:针对教材推荐书目(如《中国寓言故事》),制作“故事脉络图”,分析角色性格与寓意。设计“角色对话剧脚本”:选择书中片段改编成小剧本,标注人物语言与动作提示。
“课文延伸创作”:续写《陶罐和铁罐》《漏》等课文,用漫画分格形式呈现新故事。制作“古诗新解”手抄报:结合古诗意境,配现代文改写与创意插画。
3. 实践应用类
开展“街头错别字大搜查”,拍摄照片并纠错,制作成“纠错宣传海报”。设计“家庭图书角”方案:撰写图书推荐语,绘制书架布局图,搭配亲子阅读计划。
“传统文化体验”作业: 围绕传统节日(如端午节),制作“节日习俗卡”,用文字+剪纸艺术展示习俗起源与活动。录制“非遗故事小主播”音频:讲述剪纸、皮影等非遗文化,附上文字稿与配图。
四年级于巧梅老师发言: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基础巩固类作业:夯实语文根基
1. 字词巧学:改变传统抄写模式,设计多样化的字词学习作业。例如,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让学生在班级内分组竞赛;或制作“生字卡片”,要求学生在卡片正面书写生字,背面标注拼音、部首、组词,通过动手制作加深记忆。针对多音字、形近字,设计“辨析小能手”作业,让学生通过组词、造句区分易混淆的字词。
2. 课文积累:除了常规的背诵作业,可布置“配乐朗诵”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音乐,录制课文朗诵音频;或开展“课文内容填空接龙”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背诵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二、能力提升类作业:强化阅读与表达
1. 深度阅读:在阅读教学后,设计针对性的阅读作业。如学习《猫》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完成“动物观察日记”,观察家中或身边的小动物,记录其外形、习性等特点,并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描写。
2. 创意写作:打破传统作文的束缚,设计新颖的写作任务。学完《海上日出》后,让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太阳”的想象作文,从太阳的视角描述日出的过程和感受;或开展“故事续写”活动,给出故事开头,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情节,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拓展实践类作业:促进综合素养发展
1. 跨学科融合: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设计综合性作业。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后,与科学学科结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制作“航天知识小手册”,用文字和图片展示航天科技的魅力。
2. 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开展社会实践作业。如组织“家乡风俗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采访长辈、查阅资料等。
四、作业评价:多元反馈,激励成长
1. 多元化评价主体:采用学生自评、互评
2. 多样化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分数和等级评价,还可采用“成长档案袋”评价,通过角色扮演与代际对话,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同时借助家长参与,将“红色教育”延伸至家庭,促进情感共鸣与价值观传递。
六年级房明芹老师发言:作业是教育的温度与智慧。根据学情动态调整作业难度,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方式(如视频、手抄报、实验报告);采用“星级评价+个性化评语”(如“你的节水方案让老师眼前一亮,但数据对比可以更详细哦!”);设立“作业展示墙”,鼓励学生互评互学。设计亲子共做任务(如“家庭科学小实验”“共读一本书并写感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好的作业应像一粒种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告别“题海战术”,用创意与匠心,让作业成为学生爱上学习的理由,让成长真实可见!
于秋存副校长总结:
作业落到实处,教学才有保障。我们都知道,设计作业前务必先制定作业目标,要凸显单元核心任务,单元之间的关联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老师们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立足单元视角,各学科组对作业设计开展研讨、改编,让作业的形式新颖起来,让作业的内容更为丰富,逐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相信定会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我校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新模式,精心优化作业设计,致力于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愿优质的作业成为范县第二小学学生童年学习生活中的美好回忆,让我们一起尽情聆听语文花开的声音。
来源:思明青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