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的声纹识别什么时候能OTA?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15:42 2

摘要:继续专利,这次是小鹏的202510068444 .7,车辆的音效调整方法、装置和车辆。

继续专利,这次是小鹏的202510068444 .7,车辆的音效调整方法、装置和车辆。
之前不是说了么?科学、科技、工程、用户体验四个层次,这个依然是用户体验层的内容,不是底层的技术革命,但可以让“功能更好用”的存在。
为啥我觉得这个专利有意思?
因为AI时代,讲究千人千面,但是很可惜今天为止大家在宣布“千人千面”的时候更多的是靠“多级标定”,而非意义上的AI---更多的是在碰瓷AI的概念而已。
小鹏反复宣传AI汽车的概念,总的有点货对吧?这就是了。
声纹,就是千人千面的一种应用---早些时候声纹这个方案在友商车上也出现过,甚至有一个“车外唤醒”的场景,但是很可惜那个产品我屡试屡败……没错,就是极越01。
小鹏今天这个专利,内容不复杂,我相信是可以很快上车应用的---至于什么时候OTA,大家可以催看看啊哈哈。
讲讲细节。
主题非常简单:车内音效,怎么做到因人而异。
我们习惯了手机和电视的“千人千面”,你打开首页,它会根据你的历史偏好,推送你喜欢的内容。但车上音响系统,至今基本都是“公版”:不管谁上车,哪怕驾驶员和副驾互换了位置,车载音响只认一个设定,高音多少、低音多少、声场定位在哪,统统不变。
这种体验是割裂的。
有人喜欢炸街、有人喜欢背景音乐若隐若现,有人喜欢听个清楚,有人甚至只是开导航不想被震耳欲聋。每次都手动调,不仅麻烦,关键是“忘记调回来”的时候,对下一位乘客其实很打扰。
这项专利做了三步:
1.声纹识别。你一说话,它就知道你是谁(这一块和车内常驻的用户信息打通了)。
2.内容分类。比如你此刻播放的是音乐、导航、电话,系统能自动判断。
3.音效模式调用。前两步信息一结合,系统就知道你是谁+你在听什么,从而自动调用最适合的音效模式。
举个实际例子:
* 小王上车,喜欢听流行音乐,系统直接切到低音加强模式。
* 小李上车,偏好安静和解析度,系统自动走柔和中性模式。
* 老板坐在后排时,车机甚至会主动把声场偏后、导航音量优先,前排安静。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它完全“无感知”。不是上车点开APP设置,不是转来转去找菜单。而是“开口即生效”,靠AI自动判断和执行。而且从专利内容来看,它可以做成独立软件,后期装到U盘或车机APP中,意味着不是高配专属,老车也有机会后装升级。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但怎么说呢,细节决定体验。座舱智能化到今天,车企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算力堆多少,也不是屏幕做多大,而是如何在细节上“润物无声”。
音响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场景。
它不像智驾那样直接提升驾驶安全和便利,也不像车机大屏那样一眼抓人,但日常体验里,它的存在感其实极高:
a.上下班路上听歌
b.带娃出行听童谣
c.老人坐车听广播
d.电话会议中保持清晰
所有这些,音效的“因人而异”直接影响到座舱高级感。
而这个专利,恰恰就是补足这个缺口的。
它不是那种炫技型技术,但绝对是真正实用型创新。让车内音响从“统一播放”进化到“自动匹配”,真正成为车内环境感知的一环。
这种技术,大概率不会像智驾那样成为发布会C位,但它对于所谓的智能座舱来说,意义不算小,挺有意思。

来源:轰鸣的小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