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善东,中共党员,皖西中学英语教师兼任班主任,多次获评六安市“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共青团干部”,并斩获六安市第四届“皖西最美教师”。
赵善东,中共党员,皖西中学英语教师兼任班主任,多次获评六安市“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共青团干部”,并斩获六安市第四届“皖西最美教师”。
图为赵善东(居中)给学生们讲解英语语法
2023年12月的一个深夜,皖西中学高三(8)班教室里,一位戴着颈托、左手高举止痛的教师正用沙哑的嗓音讲解英语语法。这是赵善东——一位被医生诊断为“60岁颈椎”的37岁教师,在拒绝住院治疗后重返课堂的寻常一幕。从教14年,他带着骨折的胳膊上课,挂着输液瓶批改作业,甚至在母亲三次癌症手术期间未请一天假。他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捧着的不仅是课本,更是他们的未来。”
行胜于言:细节里的师德丰碑
2018年9月,高一(3)班学生发现班主任赵善东的左臂打着石膏,却仍单手攥着粉笔写满板书。医生叮嘱他静养,他却说:“几十个孩子等不起。”2023年,颈椎严重退变压迫神经的他,每天靠颈部注射“封闭”止痛,高压飙至220mmHg,却坚持完成高三教学任务。“党员教师就该冲锋在前”,这句话被他刻进职业生涯——他培养的海军飞行学员李锐、考入985高校的黄扬等学子,均以“立大志、担大任”为人生信条。
医院的核磁共振报告显示:赵善东的颈椎椎间盘突出、反弓、滑脱,需立即手术。但面对高考倒计时,他把治疗压缩到午休输液、晚自习后针灸。学生回忆:“赵老师总把左手举过头顶缓解麻木,板书时粉笔常因疼痛折断。”妻子含泪说:“他吃7种药,却从不对学生皱眉。”
2018年骨折期间,他单手批改作业,用脖子挂着石膏带与学生谈心;2024年母亲三次手术,他奔波于医院与学校,未落下一节课。学生沈会记得:“高考前凌晨4点,他煮了60个茶叶蛋,说‘吃了稳稳当当’。”2021届高三(23)班全员升学,创造该校纪录。学生李锐说:“赵老师总说‘读书是为报国’,这让我坚定报考军校。”疫情期间,赵善东创新“钉钉夜自习”模式,为情绪波动的学生单独电话家访,甚至自费购买流量包送给贫困生。
“我对岗位的坚守,对学生的负责,其实也是在用实际行动教育我的学生,每个人应该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赵善东说,“教师就是份良心职业,我一直坚信,言传身教胜过千言万语”。
创新育人:从“粉笔板书”到“云端课堂”
作为班主任,赵善东将各学科资料和防疫知识等通过微信群和钉钉群等网络平台推送给每位学生,答疑解惑;多次开班会、开家长会,指导督促学习、疏导心理;电话家访,对学习和情绪有波动的学生进行电话家访,关心慰问。不仅如此,他每天晚上还会主动利用钉钉视频陪学生们自习,督促学生学习,在线解答,耐心指导。同时对于一些特殊学生单独电话沟通,帮助他们端正学风,树立信心。
赵善东创新教育方式,构建“线上+线下”育人体系。疫情期间,他通过钉钉直播、微信群推送资料、电话家访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疏导心理;寒暑假深入学生家中,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引导学生阅读、参与家务劳动,并重点强调暑期防溺水、心理健康等安全问题。他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带领2021届高三(23)班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升学目标,彰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
作为英语教研组组长,疫情期间,赵善东把办公室搬回了家,每天利用钉钉上网课,定时统测,积极批改反馈试卷和作业。为了上好网课,从撰写教案到制作幻灯片,精心备课,不断学习和积累,尽力让学生高效高质地学习网课。2024年皖西中学英语教研组在首届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先进单位、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员评选活动中,荣获市“优秀教研组”。同时,他多次指导本组青年教师获奖。在担任学校第一党支部纪检宣传委员期间,赵善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仁爱如灯:默默甘做照亮寒门的“燃灯者”
作为班主任,赵善东记着每个学生的生日,中秋节自费买月饼;学生住院,他炖汤送到病房。但对自己的孩子,他只有愧疚:“女儿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不忙’,我答不上来。”
寒暑假期间,赵善东深入到学生家中,对班级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和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假期活动安排,鼓励学生制定假期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时,建议家长多陪伴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醒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也不忘叮嘱家长,务必关注好学生的假期安全。尤其对暑期防溺水、校园防欺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安全进行了重点强调。学生黄明璇在六安市2022年“校园雷锋”评选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市级“校园雷锋”。
赵善东对工作的热爱,对岗位的坚守,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在师生们心目中树立了美好的形象,“工作狂”精神感动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激励着学子们刻苦求学、不懈奋斗、实现人生的蜕变升华......他所带的2024届7人高考超600分,数十人进入985高校。毕业生张帆(化名)说:“赵老师教会我们,优秀不仅是分数,更是品格。”
【人物点评】
从骨折授课到“60岁颈椎”,从“钉钉夜自习”到“一个都不能少”,赵善东用14年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正如他常对学生说的格言:“Whilethereislife,thereishope”(一息若存,希望不灭)。这位坚守三尺讲台的党员教师,正以“归零”心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教育事业,用行动书写了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
——六安二中党委委员、副校长,皖西中学党总支书记刘显洋
安徽青年报 安青网 记者 韦玉柏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