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雷台汉墓是一座规模不小的砖砌多室墓,墓口朝着东方。从东往西,依次是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和几个后室。其中,19.34 米长的墓道,走起来就像穿过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前室向左右两边延伸出两个耳室,中室南侧还有个小耳室。
在甘肃武威城区北关中路,藏着一座有着 1700 多年历史的古墓 —— 武威雷台汉墓,占地面积足足有 12.4 万平方米。
这里可不简单,举世闻名的中国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就是从这儿出土的,不少游客专门跑来 “追星”。
雷台汉墓是一座规模不小的砖砌多室墓,墓口朝着东方。从东往西,依次是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和几个后室。其中,19.34 米长的墓道,走起来就像穿过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前室向左右两边延伸出两个耳室,中室南侧还有个小耳室。
整个墓室的顶部都是用小砖砌成,结构和中原地区东汉时期的墓葬差不多,一看就是那个时代的 “标准款”。按照古代的下葬规矩,后室一般是放棺材的地方。
走进后室,能看到摆放棺材的石刻龟形棺托。可惜棺材早就腐朽了,只留下一些碎片和墓主人的遗骨。中室相当于现在的客厅,是墓主 “招待客人” 的地方,布置得相当讲究。墙角放着十二连枝铜灯,要是点上灯,整个墓室肯定亮堂堂的。室的西北边有个土台,上面还留着鸡、羊等动物的骨头,旁边放着杯、盘、碗、碟这些餐具,就好像刚刚结束一场热闹的宴会,还没来得及收拾。
中室旁的耳室里摆满了陶瓮、陶罐、陶壶,考古学家推测,这儿应该是墓主人的 “厨房”。而前室就是 “马踏飞燕” 的 “出生地”,这里出土了 17 个武士骑马俑、8 辆各式铜车,加上前室里原有的 6 辆铜车,一共 14 辆。还有铜牛、铜俑,最前面摆放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一尊铜质雕塑,表面泛着古铜绿。这匹马高 34.5 厘米,长 45 厘米,重 7.5 千克,造型特别生动,把马儿奔跑时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只见它昂首嘶鸣,四蹄腾空,右后足巧妙地踏在一只展翅回首的飞鸟背上,整个雕塑动感十足。
古人管它叫铜奔马,也有人叫它马超龙雀。这种雕塑方式打破了传统天马的造型,还完美符合力学平衡原理,把奔马的生命力展现得活灵活现,艺术、科学和历史价值都高得不得了,堪称青铜艺术的巅峰之作。在右侧耳室,还出土了墓主生前出行时的仪仗,浩浩荡荡的阵仗,一看墓主就身份不凡。
专家仔细研究后发现,出土的骑士俑、车马俑和人俑上,多次出现 “张君”“张氏” 的字样,后室又挖到了刻有 “某某将军” 的铜印。再结合出土的东汉晚期铜钱,推测墓主是一位姓张的将军,这座墓正是 “守张掖长张君” 之墓。这座东汉晚期的古墓,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通过一件件文物,向我们讲述着千年前的故事。
来源:小丁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