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79万人次、45.24亿元!“五一”假期安阳文旅市场双创新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6:16 3

摘要:五月的安阳,春光融融、文韵绵长。“五一”假期,这座承载着三千年文明积淀的城市,以“事前谋精彩、事中保安全”为总基调,以“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为行动指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80.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4亿元,双创历史新高。

这个“五一”假期,安阳累计接待游客680.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4亿元,双创历史新高,千年古都绽放文旅新活力。

古都焕新彩 文旅谱华章

——安阳市“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全景观察

安阳融媒记者 张俊军 文/图

五月的安阳,春光融融、文韵绵长。“五一”假期,这座承载着三千年文明积淀的城市,以“事前谋精彩、事中保安全”为总基调,以“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为行动指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80.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4亿元,双创历史新高。殷墟文化沉浸体验、太行山水实景演艺、美丽乡村游等文旅新场景持续引爆市场,中央级、省级主流媒体高频次聚焦报道,“有文化,必安阳”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殷商文化魅力彰显

文化地标愈发闪亮

“走进安阳殷墟,把孩子书本里的知识搬进现实,和家人一起感悟伟大的商文明是我们向往已久的计划。”北京游客张莉和家人游览了殷墟博物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后仍觉得意犹未尽,他说:“原来就是奔着殷墟博物馆来的,没想到殷墟的内容太丰富了,很多景点和项目都没来得及体验,我们准备再刷殷墟,再来安阳。”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地,殷墟片区在假日期间上演“现象级”文化盛宴。以“商朝奇遇记”为主题,殷墟博物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洹河月亮岛、殷墟王陵遗址五大文化场景联动发力创新推出实景演艺、互动体验和多元讲解服务:殷墟博物馆推出“跟着馆长看展览”活动,馆长当向导,带领游客穿越三千年;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打造“百乐门回忆录”“国潮音乐会”沉浸剧场,全天精彩不断;洹河月亮岛上演大型实景演艺《洹溯·大邑商》,千架无人机编队勾勒出甲骨文星空;特别是XR技术加持的《再现·大邑商》数字剧场,让游客穿越时空与商王武丁对话。

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了“拾趣方块字——青少年教育体验展”,让众多青少年流连忘返。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特别推出的“映照魏武”三国文化沉浸游,让游客收获穿越三国的独特体验。安阳博物馆举办“我在安博画文物”“安博考古坊”“玄鸟生商”VR沉浸展等,吸引众多游客到博物馆学习体验。

“这里的每一件文创产品背后都是讲不完的殷商故事。”西安游客王女士在文创市集排队半小时购得“玉龙随身镜”和“玉凤梳”时发出感慨。“甲骨文咖啡”成为年轻人打卡新宠,殷墟文创雪糕热卖,传统与时尚的碰撞催生消费新热点。数据显示,以殷墟、甲骨文为主要设计元素的殷墟博物馆文创单日销售额达41万元。

“有文化,必安阳”“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

演艺活动亮点纷呈

文旅融合创新共生

“震撼!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体验。”观看《太行·红日》后,江苏游客李先生激动地说,“这是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对话,更是中国人骨子里‘不服输、敢拼搏’的血脉传承。”

安阳市全新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以巍巍太行作为天然背景,数字特效与灯光交相辉映,生动展现红旗渠修建的激昂岁月,开启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填补太行山大型实景演艺的空白。演出在“五一”假期场场爆满,成为我市继《洹溯·大邑商》之后又一张靓丽的演艺名片。

安阳古城仓巷街、县前街、西大街等地准备了“春日有信·百花有约”非遗互动戏剧、“簪花少年”古城快闪等特色活动。红旗渠风景区推出了红旗渠短剧、劳动体验、铜人巡游、机器人互动等。太行大峡谷推出花棍舞、踩高跷等非遗表演项目,殷都区马氏庄园、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汤阴县岳飞庙、羑里周易博物馆等景区分别开展《马氏家训》《运筹帷幄》《岳母刺字》《降龙十八掌》等情景剧演出活动。万泉湖景区对演艺节目进行了提档升级,舞蹈《开门迎宾》和《爱在殷商》演艺等受到游客欢迎。

71项文化活动、88项旅游演艺,安阳市推出的159项各类文旅活动为游客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乡村文旅备受追捧

绿水青山助力振兴

“五一”假期,走进乡村,亲近自然成为众多游客选择。绿水青山间,文旅新业态蓬勃生长。

林州市高家台村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写生创作。来自各地的画家、美术院校学生齐聚于此,支起画板,用画笔描绘高家台村的山水美景、古朴村落,他们自己也无意中成为风景。

来到这里的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感受艺术的魅力,还能参与简单的绘画体验活动,在山水间留下自己的创作痕迹。

汤阴县小河村、部落村举办“五月飞花季,美丽乡村游”活动,开展《芳华》等系列情景剧表演,成为“五一”假期网红爆点,累计吸引游客超过8万人次。

林州市止方村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互动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收获满满乐趣。

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我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110万人次,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服务能级全面跃升

城市IP破圈传播

殷墟博物馆游客单日突破2.5万人次,带动殷墟景区(不含殷墟博物馆)单日营业收入突破100万元;红旗渠景区连续多日超过3万人次,并启动限流机制;太行大峡谷等景区各项指标也不断刷新同期纪录。假日期间,安阳文旅市场“全域联动、多点开花”。文旅热潮带动关联产业全面繁荣,全市重点餐饮企业营收比节前增长131.29%,住宿企业营收比节前增长183.84%,文创单位营收比节前激增1203%,文旅消费动能强劲。

“五一”文旅市场圆满收官,亮眼的数字背后是安阳深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创新文旅产品供给,精准发力服务保障,破圈传播城市IP,打造“安心游”品牌,让千年古都焕发新魅力。

安阳市六大专班以“全要素保障+沉浸式体验”焕新文旅服务。172家公共机构免费对外开放停车位5461个;仓巷街、县前街化身“美食长廊”,让游客一站式打卡安阳滋味;殷墟甲骨文文创出圈,让文化触手可及;美宿安阳暖心如家,游客直呼“枕着历史入眠,醒来皆是温情”;“乐游志愿者”化身“活地图”,在殷墟博物馆等景区为游客解码文明;大型实景演艺震撼登场、各类情景剧轮番上演,让历史“活”在眼前。安阳以精细服务串联“吃住行游购娱”,让游客从“路过”变“沉浸”,千年文化正以年轻姿态圈粉八方来客。

市文旅部门精心策划的六大主题线路覆盖全域:“历史文化深度游”串联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文化地标;“自然风光休闲游”整合太行大峡谷、万泉湖等生态资源;“亲子研学趣味游”打造甲骨文工坊、考古体验营等特色项目;“红色精神传承游”深耕红旗渠精神内涵;“周易文化探秘游”开发羑里城互动占卜体验;“短途微度假组合游”推出古城游套餐,形成全时段、全龄段的消费闭环。

市融媒体中心紧扣文旅热点,提前策划、创新形式、精心采制,持续推出全媒体联动宣传,形成强大的文旅宣传声势;提升宣传能级,推动文旅新亮点在中央级、省级媒体高频曝光。假期5天,我市先后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朝闻天下》《东方时空》及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栏目播发稿件36篇,配合央视完成2场新媒体直播,全方位展示安阳文旅魅力,有力提升“有文化,必安阳”的城市形象。

当甲骨文在数字技术中重生,当红旗渠精神在实景演艺中传承,当绿水青山转化为富民产业,安阳正以文化自信为笔,绘就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来源:安阳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