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日清晨,当喀喇昆仑山巅的星辰尚未隐去,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库地边境检查站已是一派繁忙景象,G219国道连绵的汽笛声仿佛在演奏一曲动人的劳动者赞歌。此刻,身着藏蓝警服的移民管理警察们精神抖擞,在查验通道、服务窗口和执勤岗哨间来回穿梭,用坚
5月1日清晨,当喀喇昆仑山巅的星辰尚未隐去,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库地边境检查站已是一派繁忙景象,G219国道连绵的汽笛声仿佛在演奏一曲动人的劳动者赞歌。此刻,身着藏蓝警服的移民管理警察们精神抖擞,在查验通道、服务窗口和执勤岗哨间来回穿梭,用坚守诠释劳动之美。
“刷脸验证,10秒过检!”智能闸机前,四川籍司机杨师傅对着摄像头咧嘴一笑,系统自动抓拍比对。据站长田超介绍,为服务群众高效过检,检查站根据企业需求、群众需要,优化查验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不落杆、无感知快速通行,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边境通行服务。
图为执勤民警利用智能查验设备核验人车信息。 吕旭光 摄
面对五·一期间新藏线车流激增、交通事故多发的双重压力,检查站创新实施“三级分流”机制:远端1公里处设置“预警岗哨”,通过无人机巡航引导车辆提前减速;中端开辟危重病人、妇幼群体“绿色通道”,由民警全程护送快速过检;近端采取“潮汐车道”模式,根据车流量动态调整查验通道数量。据统计,节日期间,日均通行车辆从初期的827辆激增至2100余辆,人员达3200余人,通行效率提升35%。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检查站积极融入服务驻地经济发展的智慧革新。
图为执勤民警使用无人机引导车辆有序通行。 吕旭光 摄
“当前雨量较大,前方部分路段出现落石,请减速慢行......”5月2日凌晨,G219沿线普降暴雨。据执勤民警介绍,检查站将气象数据与通行引导深度融合,通过电子屏动态更新安全提示,同时利用扩音器循环播放警示广播,确保每辆车、每位旅客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天气及路况信息。
针对雨雪天气引发的气温骤降,检查站提前准备开水及应急药品,设立“流动服务岗”,在安检区及待检区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来自河南的货车司机王师傅感慨:“没想到在恶劣天气下能体验到这么暖心的服务,这里的警察真是太用心啦!”
图为执勤民警为过往旅客提供便利食品。 何伟 摄
雨点击打执勤背心的声响如同密集鼓点,执勤服很快被淋湿,执勤民警吕阳仍保持着标准查验姿势。忽然,对讲机传来急促呼叫:“建工集团车队预约5分钟后到达!”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小跑着按下绿色通道按钮,50多辆满载水泥管桩、光伏板的重型卡车轰鸣而过。
图为执勤民警冒雨指挥车辆有序过检。 何伟 摄
5月4日凌晨4时许,海拔4300米的达坂寒风肆虐,气温跌破零下20℃。一辆货车司机突发高原反应被困险境——剧烈头痛、呼吸困难、车载氧气即将耗尽,司机随即报警求助。
“高反夺命只需几分钟,快!”所长买合苏提江率民警及地方驻点医务人员驱车前往事发地,并同步联动叶城县人民医院急救车上山接应、库地边境检查站开通绿色通道。
到达事发点时,驾驶员图尔贡·吐尔逊脸色煞白,孤身蜷缩在驾驶室。民警随即将氧气瓶罩在其口鼻处,检查血氧含量、喂服红景天药剂......并随即向山下转运。
图为医务人员救治高反司机。 执法记录仪视频截取
“救援车辆已到,立即打开绿色通道!”库地边境检查站绿色通道应声开启,与下山警车、上山救护车完成“三点对接”。历经3小时接力救援,图尔贡也已转危为安。这场生死救援,不过是库地派出所与库地检查站值班日志里“五·一期间处置紧急求助11起”的平凡一笔。
此时,检查站前侧的边境旅游警务驿站依然透射着暖色光束。这个由旧房改造的24小时服务站,储存着高海拔区域最珍贵的资源——氧气瓶、高原药品等。墙壁上的留言板贴满了各色便签:“感谢李警官送的高原药,真的太及时了”“泡面真香,暖心又暖胃”。
图为执勤民警协助旅客办理《边境通行证》。吕旭光 摄
在检查站荣誉墙上,挂着一面特殊的锦旗,落款是“219国道全体卡友”。去年7月,G219国道泥石流频发,滞留群众聚集在检查站周边,民警发放药品、食品的身影被行车记录仪录下,在卡友群刷屏。而今,检查站推出的《便民利民八项措施》已化作7000余张通行证协调办理、60余人次高反救助、82次车辆故障排除、7名高危病人平安护送的温情数据。
图为检查站荣誉墙。 吕旭光 摄
方寸窗口流转万千民心,昆仑天路镌刻忠诚使命。在这条横亘喀喇昆仑山的国道上,库地边境检查站与库地边境派出所的灯光始终闪耀夺目。他们查验的不只是证件,更是通往希望的通关文牒;他们守护的不只是边境线,更是过往群众的生命线。当车辆从新藏线缓缓驶过,这些坚守在云端的戍边人,以“守护219”的使命担当,在严格执法中传递热情,在高效服务中彰显使命,让祖国边疆的每一公里都成为平安与温暖的纽带。
李党辉
来源:源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