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移动数据真正的家 简测金士顿XS1000移动固态硬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7:03 2

摘要:在当下数据爆炸的时代,传统的移动硬盘/U盘早已无法兼顾“便携存储”和“高速传输”这两个转移数据的技术点,云盘一类的免费网络产品再也无法充分满足IT“牛马”们的实际需求。而金士顿XS1000的出现,正好弥补和解决了以上问题——29克的重量,却能提供2TB的存储空

在当下数据爆炸的时代,传统的移动硬盘/U盘早已无法兼顾“便携存储”和“高速传输”这两个转移数据的技术点,云盘一类的免费网络产品再也无法充分满足IT“牛马”们的实际需求。而金士顿XS1000的出现,正好弥补和解决了以上问题——29克的重量,却能提供2TB的存储空间和高达1000MB/s的读取速度,实现了"快如闪电,轻若鸿毛"的使用体验。

初次真正见到金士顿XS1000,它的精致小巧就让人印象深刻:限定版的红色金属外壳正面简洁地印着金士顿标志性的Logo,背面则是详尽的产品信息标签。令人惊喜的69.54mm×32.58mm×13.5mm的三围尺寸,比起老北京传统美食肯德基的番茄酱包都要小上一圈,重量更是只有28.7克,放在口袋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好奇心的驱使,我们破坏式的拆解了金士顿XS1000,去了解它小巧的秘密。发现其采用了SM2320主控,该主控完全整合了桥接芯片与NAND控制器,简言之金士顿XS1000就是单芯片+固态颗粒的设计组合,尽可能的缩小了电路板的尺寸,加上保护外壳体积也就真“不过如此”了。

说了这么多“便携存储”的事儿,回到金士顿XS1000的实际性能上,USB 3.2 Gen 2×1的接口虽然只有10Gbps,但保证了充分的兼容性,不仅可使用USB Type-C兼容智能手机平板等,使用USB Type-A及濒临淘汰的Micro USB等老旧设备也在支持范围内,随机附赠的USB-A转USB Type-C线缆也印证了这一点。

来吧,遵循传统的数据跑分走一波:在AS SSD Benchmark下,读写分别为1015.42MB/s、939.84MB/s。

Diskmark的测试成绩,读取为1092.89MB/s、突破了1000MB/s,而写入为1040.38MB/s,与官方标称值接近。

换用TxBENCH进行测试,顺序读写分别达到了1000.217MB/s、1038.313MB/s。

ATTO Disk Benchmark下,读取性能与AS SSD Benchmark相近,而写入性能则稍逊于其他测试软件,仅为926.70MB/s。

这里需要和大家说明一下,不同软件的测试算法不一而同,结果难免有所浮动,但正是在各项成绩的交叉印证下,证实了金士顿XS1000已达到官方标称的性能水平。

这样的速度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是个视频剪辑师,需要传输一段50GB的4K视频素材,用传统机械硬盘可能要等上十几分钟,而XS1000只需要1分钟左右就能搞定;游戏玩家可以直接把Steam游戏库放在金士顿XS1000中,加载速度几乎和内置SSD没什么区别;而对IT运维人员来说,用它作为Windows To Go和各种软件的载体,更合适不过了。

至于新势力车机用户,使用它作为媒体影音中心,会免去额外的数据流量费用与等待时间,顺便也能扩容下手机存储空间,随时记录着旅途中美好的一切。

总的来说,金士顿XS1000移动固态硬盘是一款非常均衡的产品。它有着媲美高端产品的性能,却保持着亲民的价格;它提供了最高2TB的大容量,却做到了极致的便携性。在这个一切都讲究快节奏的现在,拥有这样一款高速、可靠的移动存储设备,绝对能让你的数字生活更加游刃有余,也让大家的数据有了真正的家。

最后的最后,一条大家不能错过的消息:5月7日~9日期间恰逢金士顿2025官方品牌日,购买金士顿产品的同时还能参与官方活动,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参考以下信息:

来源:智趣东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