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开箱 | 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SACD转盘!ONIX Zenith XST20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7:00 2

摘要:ONIX在今年推出了全新的CD机,更准确地说,是一台SACD转盘XST20,售价11980。这台机器是ONIX Horizon系列全新的Zenith套装中的CD转盘,据说和它配套的数播转盘、解码、耳放前级等型号也已经在酝酿中了。

ONIX在今年推出了全新的CD机,更准确地说,是一台SACD转盘XST20,售价11980。这台机器是ONIX Horizon系列全新的Zenith套装中的CD转盘,据说和它配套的数播转盘、解码、耳放前级等型号也已经在酝酿中了。

这年头,市面上支持SACD的转盘其实并不是太多,像金嗓子、马兰士这些品牌的SACD机售价基本都在大几万,而Esoteric二嫂、dCS、文豪这些品牌的定价分分钟就直奔六位数了。这就难怪XST20这个万元价格出来之后,不少烧友奔着它的功能就毫不犹豫地盲狙了。当然,我们玩HiFi,要的不光是“好便宜”,还得是又好又便宜。今天,作为ONIX CD机的老用户,我会从功能、使用体验和声音这几方面来分析一下,这款转盘到底值不值。

关于它各方面的详细表现,请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链接

视频时间轴

客观体验

2分00秒-6分37秒

声音表现

6分38秒-11分16秒

器材评价

11分27秒-12分31秒

客观体验

XST20外形沿袭的是Horizon系列的设计风格,前几年ONIX推出的OIA-92、OC-93主要是通过大面积的亚克力面板来营造大型音响设备的豪华感,而XST20采用CNC Unibody加工工艺打造的机身在观感上会更加内敛精致,手感细腻,质地温润。虽然它体积不大,但整个机身其实很有分量——这个沉甸甸的手感主要是因为ONIX应用了Talema 25VA变压器来为整套系统的供电保驾护航,当然,也少不了厚重的全铝CNC机身的功劳。

机身正面除了金色旋钮外没有实体按键,屏幕和面板浑然一体,观感上极其简洁。机器的UI设置也非常直观,既符合逻辑,响应速度也比较快。不过目前的UI还只有英文版本,建议官方加速更新一下中文版~~另外,如果你有远程操作的需求,机器包装内还附赠了一个遥控器,上面的按键设置非常细致,操作也很便捷。

目前台式CD机的主流放碟方式主要有顶开式和弹仓式两种,我自己其实会更喜欢XST20这种顶开式。像CD界相当经典的CDPRO2、CDM4等机芯,采用的也都是顶开式设计,放碟更方便,运行也很稳定。更重要的是,顶开式的结构还给了研发人员更大的改造空间,不少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品牌都会对伺服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作为一台独立转盘,XST20背后有足够的位置安放丰富的数字接口,常见的光纤、RCA同轴、BNC、AES/EBU、USB以及I2S(HDMI规格)接口都一网打尽。我建议大家尽量使用规格最高的I2S接口,支持SACD源码输出(native),而除了USB接口外的其它接口则是支持DoP(DSD over PCM)形式输出DSD信号。

CD转盘作为整套系统的“源头”,它传输出来的数字信号品质,决定了整套系统的信息量、声底纯净度等各方面的表现。CD这种传统载体多年前就被16位、44.1kHz的采样率固定了上限。而SACD采用的是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编码方式,采样率可以达到2822.4kHz,是标准CD的64倍,能够提供更加庞大的信息量,带来更加清晰、细致的声音表现——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发烧友们为什么对SACD转盘和源码输出功能如此执着了。

对于一生爱对比的烧友来说,XST20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就是可以切换读取SACD层和CD层,直接对比音质。这期耳边开箱选了陈奕迅这张SACD版本的粤语专辑《准备中》里面的《无条件》为大家分别演示普通CD层和SACD层的声音。

云试听曲目:

陈奕迅《无条件》

云试听系统:

【避震】

AUDIO BASTION

【电处理】

线圣 NIAGARA

KOJO TECHNOLOGY

【音源】

ONIX Zenith XST20

(电源线:晶彩 MONET)

(电源线:卡玛 ELEGANCE)

【前级】

YBA SIGNATURE PRE AMP

(电源线:音乐丝带 VALHALLA 2)

(信号线:晶彩 REFERENCE 2)

(电源线:线圣HURRICANE)

(信号线:银彩 770I)

【音箱】

劲浪 SOPRA N2

(喇叭线:线圣 RED WOOD)

可能在试听之前,很多人会质疑,像XST20这个价位的机器,它的SACD功能到底能不能真正发挥出音源的优势。在体验过云试听之后,我相信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SACD层在声音的通透度和连贯性上是有明显优势的,高采样率对于听感的提升,在音箱系统上一耳可闻。

声音表现

在数播系统已经相当发达的2025年,发烧友真的还需要用CD机作为音源吗?实体唱片这个东西,是不是只代表我们这些老顽固最后的倔强呢?类似的问题,蛋蛋已经记不清被问过多少次了。我自己在实际试听和对比过多套数播和CD系统之后,觉得CD作为音源最大的优势其实可以概括为两点:调试起来简单省心,以及音质稳定下限高

玩过数播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如今主流的以Roon为核心的系统搭建起来是非常繁琐的,软件、网线、交换机、NAS……每个环节的调试都会对声音造成可闻的影响。如果发现声音不满意,想找出是哪个环节的问题,恐怕得费半天的功夫。相较之下,CD系统的组件更少,链路更短,可以轻松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声音下限,要做微调也更容易。

另外,如今数播系统的音乐主要来源于两大途径:在线流媒体平台,以及烧友自己用CD抓轨的无损音乐文件。除了索尼精选等少数昂贵的高清音乐平台之外,其实国内像企鹅音乐、某云这类APP里的所谓无损文件基本都是参差不齐,音质比自己抓轨的无损文件要差一耳朵。而CD抓轨本身存在一定的损失,听感又会比CD本体要差一点。所以,比来比去,CD、黑胶这种实体音源始终是音质下限最高,表现最稳定的选择。

为了让大家亲耳感受CD音源的声音优势,我在这期视频里还策划了非常严谨的转盘AB环节,用ONIX自家的Miracle个人体验中心作为解码输出到OIA-92合并式功放,驱动KEF REFERENCE 1 META音箱,音源会分别使用Miracle自己的转盘XM10播放CD抓轨文件,以及用XST20播放CD本体。

云试听曲目:

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

云试听系统:

【音源1】

ONIX Zenith XST20

(电源线:晶彩 MONET)

(喇叭线:线圣 RED WOOD)

从云试听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聆听同一首歌时,CD音源比数播有着更好的密度和厚度。XST20确实给整套系统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素质基础:它的下盘扎实,声音密度较高,对细节的呈现也相当清晰。

除此之外,它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一点是对于声音风格的处理。目前市面上的SACD转盘,除了一些欧美Hi-End品牌之外,大部分都来自我们熟悉的马兰士、金嗓子、TEAC、Esoteric二嫂等日本品牌,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强调解析、高透明度的走向,而XST20这款CD转盘在音源里却是属于声音个性比较强的类型,一接入系统便会让人感受到和日系转盘截然不同的味道。

它的人声位置靠前,口型偏大,音色温暖醇厚,对于男声的演绎尤为传神。其低频的量感略微偏多,质感蓬松,有着丰富的余韵。在演绎欧美流行、华语流行这类注重氛围感和人声表现力的乐曲时,XST20的韵味和乐感体现得最为充分。而这种鲜明的个性,其实和它自家的OC-93、OIA-92这些大型设备是一脉相承的。如果你本身口味偏爱清淡纤细的器材,那我建议入手之前最好先试听一下。

最后,如果你想为XST20搭配不同风格的线材进行调音,我会推荐中频顺滑,结像比较精致的类型。像音乐丝带的海姆达就能让它的走向更加通透细腻,也能提升整体的素质,性价比相当不错。

器材评价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变得越来越“懒”,更多的烧友现在会倾向于选择集成度较高,使用更方便的产品,以往的音响系统四件套、五件套很多甚至已经简化成了两件套。但我始终觉得,分体系统对于骨灰玩家来说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更好的屏蔽,更充足的供电,更有趣的排列组合……这些分体系统的优势其实已经不需要我过多解释。

另外,像XST20这类功能专注的纯转盘,对于那些已有一套完备系统的烧友来说,还是一款让系统重获“新声”的全新组件。它所引入的SACD功能可以从源头上进一步提升整套系统的音质上限。而它自带的鲜活热情的声音个性,也会让你的系统拥有更加丰富的声音变化。

我很庆幸,在2025年,依然有品牌愿意费尽心思打造这样一款价格亲民、功能全面,还有着相当靠谱的声音表现的CD转盘。对于我们这种坚守实体音源的老玩家来说,这绝对称得上是一份满怀心意的献礼。

关于XST20,这一期就讲到这了,如果大家对本期内容有任何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耳边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