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满足儿童多元需求,将“儿童友好”的理念植入街道建设中,新街口街道深耕“新萌计划”品牌建设,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融合非遗传承、家庭家教、科技探索等七大领域,构建起“全龄覆盖、全程赋能”的立体化成长服务体系。通过“理论学习有深度、实践体验有温度、社会参与有力度”
为满足儿童多元需求,将“儿童友好”的理念植入街道建设中,新街口街道深耕“新萌计划”品牌建设,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融合非遗传承、家庭家教、科技探索等七大领域,构建起“全龄覆盖、全程赋能”的立体化成长服务体系。通过“理论学习有深度、实践体验有温度、社会参与有力度”三位一体服务模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文化熏陶、互动式实践锻炼、多样化社会参与中实现全面发展,为辖区青少年成长成才筑牢坚实根基。
非遗工坊,浸润童心
“非遗工坊”系列活动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非遗传承人通过古法薄荷冷香丸制作、纸塑门楼工艺等专题讲座,将技艺精髓娓娓道来。亲子家庭走进非遗工作室、博物馆,开启沉浸式研学之旅,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剪窗花·写春联·寻年味”等民俗体验活动中,青少年们亲自动手,在实践中传承传统技艺,让非遗文化不再遥远。
家风润童,培育美德
“母亲课堂”成为传播优良家风的温暖港湾。在这里,“传承好家风·法律伴成长”等主题讲座定期举办,教育专家、模范家庭代表分享着宝贵经验。同时,“亲子共绘家风长卷”“家庭趣味运动会”等创新互动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与家长在活动中亲密互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还形成了“以家带社、以社促家”的协同育人模式,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发芽,在社会中传播弘扬。
童趣科技,点燃梦想
为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兴趣,街道打造了“实验室+科技馆+户外课堂”三维学习场景。辽宁舰模型制作、电动滑翔机原理探究等科技实验课,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索科学的奥秘;与科技馆联动开展的航天主题研学活动,更是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宇宙的大门。在这片充满趣味的科技天地里,青少年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满足,科技创新的梦想被悄然点燃。
文学浸润,涵养童心
街道积极构建“阅读+创作+分享”三位一体体系,为青少年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儿童文学讲座、读书分享会,让孩子们在名家的引领下感受文学的魅力,创新推出的写作与手工结合活动更是别具一格,孩子们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将文字与艺术完美融合,实现了文学素养与艺术创造力的双向提升,在文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滋养着纯真的心灵。
红色铸魂,安全护航
为增强青少年们的家国情怀,街道以“灵蛇献瑞·情暖新街口”等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青少年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青少年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在演讲比赛、主题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用声音和画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同时,积极构建“知识普及+技能实训+应急演练”体系,通过专题讲座、应急实训、互动游戏,强化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运动强体,童心悦动
“趣味运动会”“亲子健身操”成为青少年运动健身的欢乐舞台,街道致力于打造“社区15分钟运动圈”。亲子运动会上,家长和孩子齐心协力,共享运动的快乐;健身操课程中,大家跟随节奏舞动,释放活力;主题活动将运动健身与文化体验巧妙结合,不断提升孩子们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以强健的体魄迎接美好的未来。
早期启蒙,寓教于乐
街道携手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发展部,为2-3岁的小朋友带来“小金鱼”“彩虹色的花”等多场公益活动。这些活动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让小朋友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实现认知发展。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科学育儿的指导,实现家庭赋能,为孩子们的早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新街口街道将持续深化“新萌计划”品牌建设,重点打造“儿童友好议事厅”“街巷小管家”等特色项目,始终陪伴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做好儿童成长引路人、儿童权益守护人、儿童未来筑梦人,助力每一位青少年绽放光彩!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