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道歉重在真诚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7:17 2

摘要:在育儿的漫漫征途中,家长难免会犯错。误会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伤害孩子自尊、侵犯孩子隐私、许诺没兑现……这些情况都需要跟孩子道歉。提醒各位家长,跟孩子道歉时不要犯以下几个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

在育儿的漫漫征途中,家长难免会犯错。误会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伤害孩子自尊、侵犯孩子隐私、许诺没兑现……这些情况都需要跟孩子道歉。提醒各位家长,跟孩子道歉时不要犯以下几个错。

错误一:言行不一。有的家长只是嘴上轻飘飘地说一句 “我错了”,但实际行动却依旧我行我素。比如,答应了不再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可没过几天,好奇心作祟又悄悄打开。这种言行脱节的道歉,会让孩子觉得家长虚伪至极。孩子会想,既然说和做是两码事,那以后自己是不是也能这样对待别人?长此以往,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荡然无存,孩子也容易养成表里不一的处事风格,为人际交往埋下隐患。

错误二:推诿责任。“要不是你考得这么差,爸爸才不会揍你”,这类道歉看似认错,实则把过错都推到孩子身上。家长缺乏担当的态度,让孩子心生不满与抵触。孩子会觉得,犯错的明明是家长,却还把责任转嫁,这太不公平。这种道歉方式不仅无法修复亲子关系,还可能加剧孩子对家长的反感,让孩子养成逃避责任的毛病。

错误三:表面敷衍。“这次就算妈妈错了,我以后会注意的”,这样的道歉空洞又缺乏诚意。家长态度敷衍,孩子能敏锐地察觉到。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只是被家长用几句空话打发。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会模仿,以后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也只会巧言逃避,不愿真正反省和改正。

错误四:用物质补偿。有的家长是对自己的过错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而用物质来补偿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妈妈不骂你了,给你买了最爱吃的草莓。”然而,此时,孩子最渴望的是理解和歉意,物质无法填补心灵的创伤。而且,这种方式容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觉得犯错没关系,只要有物质补偿就行,一切都能用钱物摆平,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错误五:态度强硬。“我以前不是已经向你道歉过了吗?你干吗还揪着不放”,有些家长经常错怪孩子,当孩子表达不满时,他们会以自己以前道过歉为借口。这种强硬的态度,让孩子觉得家长蛮横不讲理。孩子内心的不满会不断积累,还可能学到这种错误的道歉方式,认为犯错成本低,导致日后频繁犯错。

如何正确地给孩子道歉?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选择恰当的时机。不要在孩子情绪激动、抵触时道歉,也别在自己怒火未消时开口。所以,要等自己和孩子都心平气和时再道歉,此时孩子能冷静倾听,家长也能理智表达,有利于化解矛盾,让孩子尽快走出不愉快。道歉也要及时,一般事发当天效果较好。

秉持诚恳的态度。语气要温和真诚,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发自内心地道歉。不要找借口推诿,而是真诚反省自身原因,让孩子看到你的担当。

道歉内容要具体。不要用模糊的“都是我不对”敷衍,要精准指出自己的过错。全面分析犯错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同时提出补救措施,让孩子清楚你对错误的认识有多深刻。

采用灵活的方式。当面口头道歉简单高效,是首选。若你觉得难为情,也可以通过书信、便条、小卡片等方式,把道歉的话放在孩子能轻易看到的地方。一个温暖的拥抱、轻柔的抚摸等肢体语言,同样能传递你的歉意。 跟进后续的行动。道歉不能只停留在嘴上,承诺改正就要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孩子会看到你的诚意,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也会随之提升。家长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也成为有担当、受欢迎的人。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