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盾牌”:美国将战争推向太空 —— 详情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17:25 3

摘要:如今,美国新的军事预算已进入讨论阶段。其中,“金色盾牌” 项目将获得 270 亿美元的初始资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轨道导弹防御计划(PRO)就已 “进化” 到了具体项目阶段。该项目的 “创作者” 是美国的 “新兴” 科技公司联盟 ——SpaceX、Pal

如今,美国新的军事预算已进入讨论阶段。其中,“金色盾牌” 项目将获得 270 亿美元的初始资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轨道导弹防御计划(PRO)就已 “进化” 到了具体项目阶段。该项目的 “创作者” 是美国的 “新兴” 科技公司联盟 ——SpaceX、Palantir Technologies 和 Anduril Industries。如此惊人的进展,有 99.9% 的可能性是因为特朗普关于创建 “盾牌” 的指令,很可能是为已准备好的项目量身定制的。

在将战争推向太空的计划方面,特朗普与乔・拜登政府表现出了高度的延续性。拜登政府在整个总统任期内都积极宣传这一计划。反过来,民主党人在特朗普首次执政期间也保持了延续性,当时首次为创建太空导弹防御梯队拨出了预算资金。

换句话说,至少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美国政治体制内关于导弹防御的共识,即便在政治对抗极端激进的背景下也未被打破。

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俄罗斯媒体以传统方式报道了这一问题。起初,“盾牌” 被称为特朗普的 “宣传手段”。在当前的 “范式” 下,人们认为这是一个无效的系统,对 “重要” 国家的安全毫无威胁。

特朗普的八点指令
我们来看看关于创建 “盾牌” 的指令。技术细节集中在第三部分。因此,国防部长应提交 “导弹盾牌的标准架构…… 该架构至少应包括”…… 接下来是八点内容,其中关键的有五点。

III)开发并部署能够在助推阶段进行拦截的太空拦截器。

IV)在末段和末端部署拦截能力。

V)开发并部署扩散型作战人员太空架构(PWSA)。

VI)开发并部署在导弹发射前进行拦截的能力。

VIII)开发并部署非动能能力,以增强对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先进巡航导弹和其他空中攻击武器的动能打击效果。

换句话说,“盾牌” 是一个综合防御系统,不仅涵盖太空导弹防御梯队,还涉及整体的 “经典” 导弹防御系统。指令中直接提到了巡航导弹,而且高超音速武器不只是(准)弹道式的。因此,在俄罗斯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即五角大楼在构建针对洲际弹道导弹的防御时,打算仁慈地为其他所有武器留下漏洞,这种观点是荒谬的。

总体而言,该指令标志着向部署全面导弹防御系统的转变。

最终,只有第四点看起来较为 “保守”,它规定了继续发展陆基 / 海基导弹防御系统。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目前的规模本质上是一个实验性版本。全面部署的计划是创建一个拥有数千个拦截器的巨型系统。

同时,在导弹飞行末段进行攻击的陆基拦截器,是全面导弹防御系统中严格意义上的辅助(收尾)组件。该指令充分反映了这一事实。

美国式防御的特点……
美国式导弹 “防御” 的主要运作机制在第六点中有所描述:“在导弹发射前进行拦截”。

我将再次阐述已经多次提及的论点。用于抵御数百枚洲际弹道导弹大规模攻击的导弹防御系统,在经济上不太现实。这一公理经常成为以下两种情况的借口:

西方关于 “导弹防御系统并非针对俄罗斯”(现在还包括相关国家)的无尽蛊惑宣传。而且这种说法在俄罗斯也常常被不假思索地重复。完全是俄罗斯国内关于 “导弹防御系统是虚张声势” 的言论,从 “星球大战” 计划开始就是如此。

问题在于,即使在战略防御倡议(SDI)时期,该系统宣称的目的也是纯粹的宣传。实际上,“防御倡议” 与进攻能力的蓬勃发展同时存在,这些进攻能力旨在对苏联进行解除武装的打击。因此,导弹防御的任务是对已经发射的剩余导弹进行收尾打击。

不管怎样,如果在里根时代 “防御性” 蛊惑宣传是必要的,那么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最终,通过先发制人的打击来 “防御” 的意图已无需过多掩饰地表达出来。

再谈谈对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追踪
此外,在部署 PWSA 的指令之前提到 “解除武装” 的第六点绝非偶然。这里所说的是一个卫星系统,用于提供通信、控制以及瞄准 / 侦察功能。其中一个官方宣称的任务是追踪地面机动目标。很难不怀疑这里面存在对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移动地面导弹系统 ——PGRK)的 “兴趣”。

与此同时,我们正处于太空观测手段局部革命的边缘。侦察卫星正准备认真探索 “极低轨道”(VLEO)。这可以显著降低光学分辨率的理论极限。同时,现代自适应光学技术使得这一 “理论” 几乎能够得以实现。

轨道导弹防御的选项(显而易见的)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点。“开发并部署能够在助推阶段进行拦截的太空拦截器”。

所以,就狭义的导弹防御而言,重点是在导弹飞行的主动段进行动能拦截。“非动能能力”(激光以及远不止这些)被视为 “增强手段”。

将重点放在助推阶段并不奇怪。早在 1985 年,关于导弹防御有效性就提出了所谓的 “尼特西标准”。其中第三个也是最著名的标准,本质上归结为防御成本应低于进攻成本。当然,这只有在对抗实力相当的对手时才完全适用。

就陆基导弹防御而言,在当前技术水平下,要达到甚至只是非常接近 “尼特西标准” 都是不现实的。在洲际弹道导弹飞行的中段,导弹防御系统不得不应对由虚假目标、“分离” 的战斗部等组成的 “复杂弹道目标”。

战斗部进入大气层会 “过滤” 掉绝大多数 “干扰群”。然而,这也使得可以使用主动机动的战斗单元,而拦截这些单元非常困难。

显然,在导弹飞行的初始阶段摧毁洲际弹道导弹是一种更为有效的选择。同时,对于从大国领土深处发射的导弹,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是在轨道上部署武器。全面导弹防御的主要梯队是太空梯队。

然而,它的效果足够吗?不难猜到,俄罗斯主流观点对此持否定态度。普遍的观点是,轨道导弹防御系统成本极高,或者 / 并且无法承受与 “廉价且有效” 的对抗手段的碰撞。实际上,“简单且廉价” 的解决方案要么极其昂贵,要么根本不起作用。然而,关于对抗的话题需要单独写一篇文章来探讨。

我们尝试分析一下 “成本” 论点(作为关键论点 —— 参考著名的尼特西标准)。

力量的阴暗面
我们从太空导弹防御的一个实际问题开始。“轨道化” 的另一面是 “缺失系数”。换句话说,在轨道上均匀部署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卫星总是处于无法进行拦截的位置。考虑到对这类系统的典型设想是实现全球覆盖,情况看起来相当严峻。

然而,“星球大战” 计划(有不同版本)预计仅部署 4600 至 7000 个拦截器。缺失系数也相对较低:活动和非活动设备的比例为 1 比 10。即使考虑到这些计算是针对拦截 “前苏联” 的液体燃料导弹(其飞行主动段较长),乍一看,这个比例也很奇怪。

“陷阱” 在于,全球 “均匀” 网络的配置应该由防御系统来实现。但如果是为了实现解除武装的打击,既不需要 “全球性”,甚至也不需要 “均匀性”。
首先,海洋可以立即排除在外。只有在对手拥有无法追踪的战略潜艇的情况下,用拦截器覆盖海洋才具有实际意义。

然而,解除武装打击的情景必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 并且要灵活应对这些情况,而不是过度严格地拘泥于具体日期。换句话说,“失踪” 的潜艇意味着等待,直到至少大致确定其位置,然后使用海基导弹防御系统。但这并不是将轨道编队至少扩大 13.5 倍的理由 —— 毕竟世界海洋面积比俄罗斯和中国的总面积大这么多。

换句话说,在 “攻击” 方案中,轨道导弹防御系统远非全球性的。其任务是覆盖陆基导弹的部署区域。

同时,对于发射井式导弹系统,均匀覆盖看起来也有些多余。极低轨道(VLEO)拦截器的运行周期约为一个半小时。“攻击 — 监测结果 — 对剩余发射井进行攻击” 的周期时间显然会短得多(例如,“潘兴” 导弹的飞行时间约为 10 分钟)。

最后,先发制人的打击会大幅减少导弹防御系统的目标数量。

低轨道的问题
不过,在 99% 的情况下,“成本” 论点可归结为两点:1)太空导弹防御系统极其昂贵,仅仅因为它是太空系统;2)同时,低轨道上的拦截器需要经常更换 —— 同样的 “星链” 卫星的使用寿命 “仅” 为 5 年。

然而实际上,“仅” 5 年已经足够长了。那种认为美国部署了有效的 “盾牌” 后,会满足于看着为维持它而花费的数十亿美元付诸东流,这种想法,说得委婉些,是非常另类的逻辑。全面部署一个无效的系统看起来则更加荒谬。

实际上,即使是 “正统” 的 “星球大战” 计划,也只是计划在 “受到威胁的时期” 在轨道上全面部署。

轨道导弹防御的选项 -2(“不太可能的”)
回到第一点 ——“太空很昂贵,因为它是太空”。确实,“太空” 这个形容词会自动让人联想到 “昂贵且复杂”。然而,对于轨道导弹防御系统,有一个违反直觉的细节。

例如,拦截一枚没有 “干扰群” 的明亮 “发光” 导弹,是所有可能情况中最简单的。甚至对火箭尾焰的详细 “研究” 也远比在飞行中段过滤专门的 “诱饵” 要容易得多。对针对导弹而非战斗部的操作精度要求也更低。相应地,导弹防御的 “轨道化” 意味着瞄准系统的大幅简化和成本降低。

此外,将拦截器送达目标的成本也比陆基反导导弹更低,陆基反导导弹必须以高速 “穿透” 大气层。对于太空而言,拦截器应该以 “光学” 方式被送往 “初始位置”,并且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

同样,仅为太空环境设计的拦截器本身的构造,与陆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导弹相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优化和降低成本。相当矛盾的是,轨道导弹防御系统在某些方面…… 比陆基系统的技术含量更低。

同时,大量的卫星会增加系统的成本 —— 但绝不是呈线性增长。“经典” “太空” 的高昂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低 “量产性” 的结果。在经典范式下,卫星最好的情况是以几十颗为一批进行生产。从这种 “手工业式” 生产向 “制造业” 生产的转变所带来的显著效果,在 “星链” 项目中可见一斑:该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卫星价格并非那么 “太空”。例如,目前发射的 v2.0 mini 卫星成本为 80 万美元。

作为对比 ——81 颗铱星 NEXT(卫星电话和非常缓慢的互联网)在质量和轨道参数相当的情况下,按当前价格计算成本约为 25 亿美元(每颗 3000 万美元)。这里说的是包括研发成本在内的价格;然而,即使考虑到所有差异,差距也非常明显。

最终核算
以上是理论部分。我们尝试评估一下具体数字。首先,看看一个配备 “标准” 拦截器且未做简化的完整陆基反导导弹的成本是多少。2021 年,SM-3 Block IB 系列反导导弹的 “纯” 成本(仅采购价格,不包括相关费用)为每枚 1183 万美元。而且当时的量产规模适中 —— 该导弹被完全正式地视为一个过渡型号。新型 SM-3 Block IIA 成本为 3640 万美元 —— 然而在当时,该导弹甚至还未完成测试阶段。

与此同时,战略防御倡议时期 “星球大战” 计划的计算成本,按当前价格计算应为 350 万美元。

显然,导弹设定了价格的上限,而且如果没有非常特殊的努力,几乎是无法达到这个上限的。同时,2.0 版本的太空拦截器在结构上显然更接近 “里根时代” 的 “星球大战” 拦截器。

从那时起,电子设备成本降低了。然而,美国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也随之减少,这对价格上涨产生了相应影响。不过,关键在于马斯克等人非常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回到更具体的问题上。如果 2.0 版本 “盾牌” 的性能大致与 “原型” 相符,拦截一枚 “白杨 - M” 级别的导弹大约需要 40 个拦截器。由于该导弹主动段较短,“缺失系数” 大约会增加一倍(达到 1/20),同时,传统上为了直接拦截至少会使用两个拦截器。

潜在目标的成本是多少呢?2009 年,不带战斗部的 “三叉戟 - 2” 导弹成本为 4700 万美元,按当前价格计算约为 7000 万美元。然而,这是一种具有特殊配置的海基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对于 “民兵 - 3”(“配置” 情况不明),其价格为 700 万美元,而且它是在 1970 至 1977 年生产的。自 1970 年以来,通货膨胀使价格上涨了 8.42 倍。换句话说,我们大致处于相同的价格区间。

当然,俄罗斯和相关国家的导弹名义上会更便宜,然而购买力平价对双方都有影响,会降低名义预算规模。更糟糕的是,仅比较 “弹药” 成本忽略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换句话说,这种核算非常粗略,但它能让我们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结论相当平淡。美国人只有将拦截器成本降低到两颗 “星链” 卫星的水平(约 150 万美元),才能真正实现尼特西标准。这是不太现实的。由此引出 “在导弹发射前进行拦截” 的概念。

问题在于,即使是 “盾牌” 的 “纯粹” 性能指标也已经危险地接近临界值。同时,先发制人的打击扩大了 “背景”:著名的尼特西标准可以通过相对廉价的攻击组件来实现。与此同时,对攻击组件质量没有过高的超自然要求,这正是由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所决定的。

此外,“盾牌” 完全有能力以合理的成本(虽然数额较大但现实可行)完成对相当数量 “剩余” 核潜力的收尾打击任务。目前对该计划成本的评估约为 1 万亿美元。这略高于五角大楼今年的预算,大致相当于 F-35 项目的支出,是伊拉克战争总费用的一半。当然,“盾牌” 的实际成本通常会更高。然而,考虑到上述因素,预计不会出现大幅超出合理范围的成本增长。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