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Met Gala以“Su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超凡风范:订制黑人风尚)”为主题,红毯着装要求“Tailored for You(为你量身定制)”,不仅掀起了一场关于黑人男性时尚的文化回溯,更以多元包容的姿态成为
2025年Met Gala以“Superfine: Tailoring Black Style(超凡风范:订制黑人风尚)”为主题,红毯着装要求“Tailored for You(为你量身定制)”,不仅掀起了一场关于黑人男性时尚的文化回溯,更以多元包容的姿态成为全球焦点。这场被誉为“时尚界奥斯卡”的盛会,首次将聚光灯对准了黑人丹迪主义(Black Dandyism)的历史脉络——从18世纪被奴役者的丧服到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华丽转身,再到当代设计师的颠覆性创新。
而今年的红毯上,亚洲面孔的集体爆发更是打破传统叙事:从Lisa的“黑蕾丝西装”到刘雯的松弛气场到周受资夫妇的精英风,多元文化的碰撞让这场盛会超越了时尚本身,成为一场关于身份认同与全球美学的深度对话。
丹迪主义的政治美学:从“被规训”到“自我表达”
本次展览策展人Monica Miller指出,黑人丹迪主义不仅是审美选择,更是抵抗与赋权的工具。在奴隶制时期,黑人男性通过精心穿搭的服饰,挑战“被物化”的身份,重构自我价值。例如展览中展出的19世纪马里兰州奴隶的丧葬服,以考究剪裁无声控诉压迫;而1940年代的Zoot Suits(佐特套装)则以夸张廓形象征对种族隔离的反抗。
Virgil Abloh为Louis Vuitton设计的作品、Grace Wales Bonner的西非文化灵感,均被纳入展览。这些设计师通过解构传统男装,将非洲纹样、加勒比色彩与高级时装融合,证明黑人美学不仅是历史的回声,更是全球时尚的先锋力量。
Jennie:第三次出席,身着Chanel 1987秋冬系列复刻礼服,黑白配色搭配山茶花、珍珠项链与圆顶礼帽,耗时330小时定制。
Lisa:首秀选择Louis Vuitton蕾丝镂空西装,紧身衣上印有黑人艺术家Henry Taylor绘制的民权偶像肖像,呼应主题。
Rosé:Saint Laurent黑色西装搭配拖尾裙摆,湿发造型与Tiffany蓝宝石项链展现“澳洲野玫瑰”的飒气。
崔胜澈:首位受邀Met Gala的第四代韩籍男偶像,BOSS灰色定制西装融合韩服交领与西式披风,生图展现雕塑感五官。
刘雯:第13次出席,Burberry丝绒西装打破亚洲模特纪录,简约披发凸显大气。
孙菲菲:Moncler宝蓝色大衣搭配层叠薄纱裙摆,时隔七年重返Met Gala。
周受资与妻子Vivian Kao:以“植物胸针+透视花卉裙”组合登场。周受资的白色西装胸针取自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Vivian的裙摆刺绣则暗喻“数字时代的自然共生”。这对夫妇将商业领袖身份与东方隐喻结合。
Freen Sarocha:首位亮相Met Gala的泰国女星,Valentino特别定制西装造型结合中式交领与粉色蝴蝶结,兼具力量感与甜美元素,被品牌称为“历史性突破”。
尽管官方强调展览的学术性,红毯上仍不乏“游离主题”的造型。而Louis Vuitton作为主赞助商,其代言人的造型优先级无形中影响明星选择,凸显资本对文化叙事的干预。
尽管Lisa、刘雯等亚洲面孔备受瞩目,但其造型大多以“安全牌”为主,缺乏如Pharrell Williams的非洲图腾披风般激进的文化表达。这或许源于品牌赞助限制,亦折射非西方面孔在顶级时尚场域的“谨慎求生”。
2025年的Met Gala,既是一场黑人美学的正名仪式,亦是一面映照全球文化权力关系的棱镜。当亚洲明星以“他者”身份闯入这场叙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衣香鬓影,更是身份政治、资本博弈与个体野心的复杂交织。
未来,时尚能否真正超越符号消费,成为多元平等的实践场域?答案或许藏在下一个Met Gala的主题中。
但至少今夜,纽约的星光告诉我们:每一针一线,皆可为变革缝制可能。
来源:Ddd打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