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副飞行员眼镜,一顶皮革飞行帽……这是曾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苏联志愿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的遗物。
一副飞行员眼镜,一顶皮革飞行帽……这是曾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苏联志愿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的遗物。
A pair of pilot goggles, a leather flight helmet...These are relics of Soviet pilot Nikolay Matveev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在俄罗斯莫斯科,他的孙子安德烈向中国日报记者小彭(视频号:小彭彭译萱)讲述了这些物品背后的故事。
“尼古拉飞走了”
1938年持续数月的武汉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一场大规模战役。同年3月,尼古拉作为苏联志愿航空队的飞行员来到中国,参与会战,击落了5 架日本飞机。
彼时,参加任务的尼古拉还来不及见到快要出生的儿子。当他在武汉上空浴血奋战时,儿子在莫斯科呱呱坠地。他原本打算任务结束后,把这副飞行员眼镜带回去,送给未曾谋面的儿子。
但不料,他在接受最后一次任务——将四架发动机转移到兰州途中,因空难将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
安德烈说,当年3 月13日爷爷去中国那天,奶奶在纸上写下,“尼古拉飞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尼古拉的家人只收到他去世前寄来的礼物。
这种友谊是用鲜血巩固的
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尼基申这样表述这段历史,“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苏联志愿者帮助中国捍卫独立。当时,中国首都南京一个星期就沦陷了,政府迁至武汉。武汉会战持续了近半年,日本人没能攻下这座城市,苏联志愿飞行员参与了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他们不仅参加战斗,还建了空军基地、维修和组装工厂并创建了航空学校。
安德烈向小彭展示了一本厚厚的相册,里面的黑白照片是历史的见证。他说,当时被派去的都是最好的飞行员,“因为当我们的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们就会去帮助朋友。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朋友,苏联的朋友,这种友谊是用鲜血巩固的。”
When our friends need help, we come to help them. China has always been a friend of Russia, a friend of the Soviet Union. This friendship is consolidated with blood.
尼古拉的儿子后来成为了一名航天科学家,安德烈说他的家族或多或少都与天空有着某种联系。
让历史照鉴未来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会见了俄罗斯老战士代表,并颁发了纪念奖章。
在那场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指出中俄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了深厚友谊,奠定了中俄关系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坚实基础。中俄两国要不断巩固传统友谊,继续携手走向复兴。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peoples have established profound friendship with their lives an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Russia relations as well as for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5 月7 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 周年庆典。让我们共同期待此次国事访问!
出品人 曲莹璞
总监制 邢志刚
监制 柯荣谊
统筹 何娜 张若琼 李畅翔
制片人/编导 彭译萱
摄像 彭译萱 刘浩
剪辑 彭译萱 翟昊冉
设计 封爱旌
运营 葛天琳
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小彭工作室 承制
China Daily精读计划
每天20分钟,英语全面提升!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