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泪目真实老照片:狱中仍昂首挺胸,老母亲的留影让人感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18:49 2

摘要:照片中的方志敏,身处阴暗潮湿的监狱,四周是冰冷的墙壁和沉重的枷锁,可他的身姿却如同一棵苍松,傲然挺立,绝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历史的尘埃中,一张方志敏在狱中昂首挺胸的老照片,如同一把锐利的剑,划破岁月的尘封,直直地刺进人们的心房。

这张照片,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精心的摆拍,却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瞬间泪目。

照片中的方志敏,身处阴暗潮湿的监狱,四周是冰冷的墙壁和沉重的枷锁,可他的身姿却如同一棵苍松,傲然挺立,绝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

尽管历经磨难,却依然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尊严与气节,这张照片,定格的不仅仅是一个瞬间,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永远不会被打倒的方志敏精神。

看到这张照片,我们不禁会想,在那暗无天日的狱中,方志敏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折磨与考验?他又凭借着怎样的信念,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探寻方志敏那如钢铁般的意志与信念的根源,就不得不回溯到他早期的革命岁月,方志敏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学生时代,方志敏就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像一把利剑,刺破旧时代的阴霾。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而来,方志敏与邵式平等人迅速响应,组织弋阳高小的全体同学举行集会游行,声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罪行。

1922年8月,方志敏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两年后的1924年3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入党后,方志敏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民运动中,在广大农村地区播撒着革命的火种,他深知,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发动和依靠农民,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许多共产党人被捕入狱,惨遭杀害,革命形势陷入了极度艰难的境地。

然而,方志敏并没有被敌人的屠刀吓倒,他回到家乡弋阳,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领导了著名的弋横起义,他带领着农民们,手持简陋的武器,向反动势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这次起义,犹如一声惊雷,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秩序,为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建和发展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方志敏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他带领红军队伍,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他还注重根据地的建设,领导开展土地革命,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过上了好日子。

发展经济,兴办学校,改善民生,使根据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他的努力下,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1934年11月初,第五次反“围剿”陷入危局,为分散敌军注意,牵制敌人兵力,方志敏临危受命,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

这是一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征程,方志敏深知任务的艰巨与凶险,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然而,在残酷的战争中,命运的天平并未向方志敏倾斜,1935年1月29日,在北上抗日途中,方志敏遭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最终在江西怀玉山地区,因叛徒出卖,不幸被俘。

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方志敏和他的战友们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包围,他们陷入了绝境,尽管弹药耗尽,粮食断绝,战士们饥寒交迫。

但方志敏和战友们依然顽强抵抗,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持续了数天几夜,最终,方志敏因寡不敌众,落入了敌人的魔掌。

被俘后的方志敏,被关押在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看守所,国民党反动派以为抓住了方志敏,就能摧毁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就能让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陷入绝境。

他们对方志敏寄予厚望,妄图从他口中得到共产党的机密情报,幻想他能背叛革命,为国民党所用,于是,敌人先是对方志敏进行了威逼利诱,他们开出了各种优厚的条件,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只要方志敏愿意投降,这些都能唾手可得。

然而,方志敏对这些诱惑嗤之以鼻,敌人见利诱不成,便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开始对方志敏进行严刑拷打,皮鞭抽打在他的身上,鲜血染红了衣衫,但方志敏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他的意志比钢铁还要坚硬,他的信仰比磐石还要坚定,

在那暗无天日的牢笼之中,方志敏并未被绝望吞噬,他以笔为刃,以纸为战场,继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他深知,自己虽然失去了自由,但思想和精神不能被禁锢,他要用文字唤醒更多人的觉醒,为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没有宽敞明亮的书桌,他就将膝盖当作桌子,没有舒适的座椅,他就蜷缩在冰冷的地上,昏暗的灯光下,他奋笔疾书,那沙沙的写字声,仿佛是冲锋的号角。

这些文稿里,有他对自己革命斗争经历的深情回顾,比如《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有他面对死亡时的无畏告白,如《我们临死以前的话》;还有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像那篇感人至深的《可爱的中国》。

《可爱的中国》手稿

除此之外,还有《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狱中纪实》等多篇力作,以及《在狱致全体同志书》,每一篇都让人动容。

而《清贫》一文,则是方志敏对自己一生坚守的清贫生活的深刻诠释,文中,他回忆起被捕时的情景,国民党士兵妄图从他身上搜出钱财,可翻遍全身,除了一支笔和一块旧表,连一个铜板也没有找到。

方志敏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共产党人对清贫的坚守和对廉洁的执着追求:“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方志敏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背后,有一位默默付出的女性,她就是方志敏的母亲金香莲,金香莲,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出生于1878年,安徽歙县人,她虽身处社会底层,生活充满了艰辛与磨难,却有着一颗无比坚强和慈爱的心。

方志敏的母亲金香莲

在方志敏被捕后,金香莲心急如焚,她四处奔走,想尽办法营救儿子,然而,她一个弱女子,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她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儿子能够平安无事,当她得知儿子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文章时,她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她知道,儿子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方志敏牺牲后,金香莲悲痛欲绝,但她没有被悲伤打倒,她坚强地面对生活,继续支持着革命事业,她教育孙子孙女们要继承先辈的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她的影响下,方志敏的子女们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传承了方志敏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方志敏(1899~1935)和妻子缪敏(1909~1977)

金香莲,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用她的一生诠释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她虽然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

但她的默默付出和坚定支持,却成为了方志敏革命生涯中最坚实的后盾,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方志敏的一生,如同一首壮丽的史诗,他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赞歌,他的精神,穿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如今,方志敏所期盼的“可爱的中国”已经成为现实,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继承和发扬方志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更要以方志敏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坚守道德底线,做到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让我们铭记方志敏的英雄事迹,传承和弘扬方志敏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让方志敏精神在我们的手中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央视新闻——“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今天,缅怀方志敏!2023-08-21

来源:大壮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