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3日,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疫苗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物制品大会(CBioPC2025)”在苏州隆重开幕。大会汇聚来自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海内外
转自:泰格医药
4月23日,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制品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疫苗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生物制品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物制品大会(CBioPC2025)”在苏州隆重开幕。大会汇聚来自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海内外生物医药企业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参会人数超过6000人。
4月24日上午,大会特别设立“非洲新兴市场疫苗国际合作”主题分会场,重点探讨了非洲市场的合作模式、监管政策与临床研究。泰格医药全球项目卓越运营负责人魏玲受邀出席圆桌论坛,分享了公司在非洲市场的业务布局、合作模式及临床实践成果。
在论坛中,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合作部主任李萌与多位企业高管就非洲本地化供应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度对话。魏玲在发言中指出:“临床试验不仅是疫苗国际化过程中验证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更是确保产品符合国际监管标准、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重要前提。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的QP认证就高度依赖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数据。”
近年来,泰格医药积极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积累了丰富的跨国临床运营经验,显著提升了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魏玲表示,非洲拥有多样化的疾病谱、高度的遗传多样性、日益完善的监管体系以及巨大的市场未满足需求,为疫苗研发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同时,随着非洲药品管理局(African Medicines Agency, AMA)等区域监管协调机制的推进以及相对较低的临床试验成本,非洲正成为疫苗企业布局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支点。
针对非洲临床试验的复杂性,魏玲进一步分享了泰格医药在非洲市场的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各国法规、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严格遵循ICH-GCP及本地法规要求,确保试验全过程的合规性与科学性。同时,泰格医药还通过培养本地研究人员、建设临时研究中心等方式,缓解基础设施薄弱和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推动临床项目高质量、顺利开展。
非洲不仅是疫苗研发的重要临床基地,更是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魏玲最后在发言中表示:“泰格医药愿意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携手,合作共赢,为全球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