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关注的农村博主似乎每次都只展示半间土房,而随手刷到的几个高能量博主,他们自律生活的一天,房屋内饰却高度雷同。
你刷到的短视频场景可能都是假的。点赞过的贫困农村家庭,说不定就建在总裁大平层的楼上;羡慕过的学生宿舍,没准和地铁仅一墙之隔。
那句浪漫的 “我在圣托里尼,很想你”,背后可能只是一块LED大屏。中国最魔幻的平行宇宙,就隐匿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短视频背后。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
在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这个占地几千平米的空间里,一切短视频场景都明码标价。
阳光斜射、充满青春气息的教室,永远不会拥挤、能尽情拍摄的地铁车厢,甚至机场航站楼随昼夜变化的逼真光线,只要付费就能租到。
据相关人员透露,这些场景基本按时间计费,通常是600元一小时,6000元便能包下一整天来拍摄短视频。
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关注的农村博主似乎每次都只展示半间土房,而随手刷到的几个高能量博主,他们自律生活的一天,房屋内饰却高度雷同。
这背后,是短视频行业心照不宣的 “秘密”。所谓农村贫困老人的厨房,和白富美精致奢华的大平层,或许仅用一个隔板隔开。
这些身份各异的主播,很可能吃着同一家外卖。这也就能解释,大家在看短视频时的一个疑惑:学校、医院、地铁站等公共场所,为何频繁被用于拍摄,却从未引发扰乱秩序的争议?
原因很简单,它们都是精心打造的高仿场景。如今,短视频产业链的进化速度,甚至比短视频本身的传播速度还快。
竖店短剧基地
此前,东莞的竖店短剧基地就曾让人们大开眼界。其场景切换如同短剧剧情一般迅速,上一秒还置身于医院走廊,下一秒就能走进女主温馨的卧室,再转头便来到了高档繁华的商场。
在这个占地8000平米的基地里,短短三天就能拍成一部短剧。从东莞竖店短剧基地到上海短视频中心,这些流水化的场景,每日都支撑着几亿次的视频滑动。
当你在屏幕前,为那些看似真实的故事感动并按下小红心时,殊不知背后虚拟的场景和精心编写的剧本,早已浓缩了剧中人物的一生。不妨用大数据回顾一下,你都刷到过哪些极为相似的短视频场景呢?
当下,短视频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40亿,使用率达93.8%,连续6年在网络视听应用细分领域中排名第一。
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短视频成为了商家、创作者竞相角逐的流量阵地。为了在众多视频中脱颖而出,吸引用户的眼球,一些虚假场景、套路化剧情便应运而生。
在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其占地面积近250亩,规划建设了10万平方米的短视频场景、10万平方米的品牌直播馆、5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以及5万平方米的达人公寓。
这里可实现医院、教室、实验室、酒店大堂等40多个场景的瞬间切换。项目一期利用4块厂房,合计2万平方米的空间,搭建了200余个室内场景及30余个户外场景。
其中包括F1赛车场、向阳村、安亭老街等特色场景,为创作者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让虚假场景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
而东莞的竖店短剧基地同样不容小觑。该基地于2024年7月29日正式开业,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其中8000平方米被打造为微短剧拍摄场景。
内部拥有上百个设计独特、极具现代气息的微短剧场景,如总裁办公室、灰姑娘的家、医院、警察局、民政局、学校等。
基地还与南城街道的各大公园、商圈联动,为剧组提供更多元化的取景选择。并且,借助基地小程序,剧组能够实现场景、设备、人员的全流程线上调度,大大提高了拍摄效率。自开业以来,已有众多剧组入驻,完成了大量短剧的拍摄工作。
面对短视频场景造假这一现象,作为观众的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性和辨别能力。不能仅仅被视频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学会思考其背后的真实性。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短视频行业的监管,规范创作者的行为,避免虚假、低俗内容的泛滥,让短视频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真实且有价值的内容。
来源:社会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