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追悼会,华国锋念完悼词泪奔,三千群众突然昏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20:17 2

摘要:1955年初秋,毛主席回到家乡湖南视察工作,并在长沙接见了几位省委领导同志,一起陪同前往的时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也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这个留着平头,衣着朴素、老实厚道的年轻人,却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5年初秋,毛主席回到家乡湖南视察工作,并在长沙接见了几位省委领导同志,一起陪同前往的时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也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这个留着平头,衣着朴素、老实厚道的年轻人,却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相比于其他开国将帅的战功赫赫,原本履历平平的华国锋,自此后却得到毛主席的赏识和信任,个人的仕途好似一路开挂,可谓平步青云,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毛主席钦定的“接班人”,从而进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序列。

那么,华国锋到底做对了什么?为何如此受到毛主席的格外器重呢?

华国锋,山西交城县人,原名苏铸,十六岁时看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毅然开始投身学校抗日活动,并从此把名字改成华国锋,取意为“中华救国先锋”,发誓把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系于一身。

毛主席接见华国锋等人

1938年,华国锋走上了革命道路,参加了山西交城抗日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同志一起开始走村串户,向普通民众宣传抗日主张,并组织抗日剧团,开展爱国教育,团结一切有抗日救亡热情的各界爱国人士。

众所周知,当时敌后抗战区的条件极其艰苦,周围环境恶劣,稍有闪失就会身陷囹圄,但是华国锋毫无惧色,坚持依靠群众,开展生产运动,除奸反霸,不仅解决了重要的粮食问题,还秘密向吕梁根据地运送了大批物资,为敌后抗战斗争提供了有力保障。

华国锋亲自搞生产

华国锋还亲自带领精干的武工队员,运用“地雷战”等灵活战斗方式,有效打击了日伪军的猖獗活动,同时建立了抗日政权,发展壮大了当地抗日武装力量,为我党的抗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华国锋先后参加汾孝战役,黄崖战斗等,并多次率部战斗取得胜利,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民兵武装,并向阎锡山、蒋介石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坚决斗争。

由于华国锋擅长开展“政治攻势”,就多次组织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量敌军士兵弃暗投明,加入到人民队伍中来,为山西解放战争胜利和人民政权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年仅二十八岁的华国锋随军南下湖南,开始在湘阴、湘潭地区搞经济建设工作,由于有着长期与人民群众一起开展革命斗争的经历,华国锋了解民间疾苦,经常不辞辛劳,脚踏实地,多次赴乡村调研,几乎跑遍了每一个小村子,对农村民众面临的具体情况,积累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同时也为他以后的前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 55年,毛主席作了《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因为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华国锋先后撰写了《克服右倾思想,积极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等三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这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兴趣。

青年华国锋去农村调研

早在青年时期,毛泽东同样在湖南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这为他后来开展革命活动,领导群众斗争,组织农民起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毛主席对于华国锋的文章格外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此也记住了华国锋这个名字,这才有了第一次长沙见面,原本只是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并无资格,却获得他格外接见。

1955年10月,华国锋也被破例邀请参加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当时毛主席见到他时,用赞许的口吻说道:“你是我的父母官哪!”,并让他在会议上介绍了湘潭地区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实践经验。

伟大导师毛主席

到了第二年,华国锋开始调任湖南省委工作,先后担任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59年时,他陪同毛主席到韶山回乡期间,在汇报当前农村形势时,并没有一味迎合,大唱高调,而是实事求是地说:“田瘦了,牛瘦了,人也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

毛主席听了之后,不仅没有责怪发火,反而对华国锋更加信任,称赞他是“老实人”。此后,只要回到湖南,毛主席都要听取华国锋的汇报,对他极为器重和赏识。

华国锋深入工人群众生活调研

国内动荡期间,华国锋也同样受到冲击,多次被被拉到上街游行批斗,但在毛主席的指示,以及周恩来总理的保护和支持下,于1967年底就恢复了工作,并在1969年党的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可以说他受到的波及较少。

1971年,华国锋正式调入中央工作,协助周恩来负责国务院的有关工作,并对于极左思潮加以纠正,以及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周总理逝世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并在1976年4月,开始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以及国务院总理。仅用短短五年时间,就从省委书记成为了党的重要领导人,可见毛主席对他的“偏爱”。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全世界的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量评论报道,用各种不同方式表达了对一代伟人的哀思,得知消息的当天,联合国总部就降下半旗以示哀悼。

华国锋对于毛主席的离世心里悲痛不已,却不能过于流露情绪,因为他知道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完成。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毛主席都依然在关心国家的前途,并没有留下遗言,也没有对自己的身后事有任何的交代,因此,关于处理如何他遗体的问题就有了争议。

毛主席追悼会

中央治丧委员会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一部分同志坚持“火化”遗体的意见,因为当年毛主席带头签下了关于火葬问题的倡议书,应该遵从他的心愿。

但是,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一部分同志则认为,毛主席是新中国的创建人,也是人民群众的心中的信仰,应该保留遗体,以供后人瞻仰和怀念。双方为此争论不休,都有一定的道理,一直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华国锋与叶剑英

最终,还是叶剑英和华国锋等同志力排众议,结束了激烈的争论,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保存,随后迅速展开了医学保存方案。从此让一代伟人可以永远受世人瞻仰,见证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的蓬勃发展。

从1976年9月11日至17日,全国各界代表以及国际友人纷纷前往北京进行吊唁,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到达人民大会堂,送别敬爱的毛主席,瞻仰伟人的最后一面。

9月18日,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上百万人民群众前来吊唁,人们排着整齐的队形从毛主席遗体两侧缓缓走过,瞻仰毛主席遗容时,都抑制不住悲伤的情绪,失声痛苦,许多人更是高喊:“毛主席,我们会永远怀念您”,泪水夺眶而出,久久不肯离去。

下午三点整,追悼会正式开始,全场肃立,百万人默哀三分钟,军乐团奏响悲壮的哀乐,整个大会的实况通过电视和广播也立即送到了千家万户,声音传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顿时天地肃穆,山河呜咽······

随后,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开始致悼词,说:“毛主席的逝世,对我党我军和全国人民,以及国际无产阶级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家要化悲痛为力量,在党中央领导下,将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念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华国锋由于过度悲伤,身体一歪差点就失去了平衡,泪水也沾湿了衣襟,俨然已经泪奔!华国锋稍微调整情绪后,才勉强坚持将悼词全部念完。

但在他念悼词过程中,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群众却早已无法抑制悲伤,哭喊声响成一片,有三千人因为伤心过度,开始出现了脱水、突然昏厥的身体状况,幸亏负责秩序的相关部门早有准备,在附近设置了多个临时治疗点,立即对大家进行了救治。

即使如此,依然有两万多前来吊唁的群众因为情绪波动太大,呼吸开始变得困难,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更有三千多人当场昏厥,临时救治点很快满员,不得不送到医院进行医治,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官兵战士协助下,这才保证了追悼会的顺利进行。

下午六点毛主席追悼会最终结束,人们开始考虑更多的还是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逐渐担心国家未来的命运,不过很快,华国锋、叶剑英等人给出了大家想要的满意答案。

面对“敌对势力”嚣张气焰,妄图颠覆政权的猖狂行径,华国锋还是下定了决心,认识到“现在不能再等待了”,主动前往李先念的住所,为了避开眼线的跟踪,故意绕了很远一段路,这样的多事之秋,还是觉得自己先提出来为好。

华国锋泪奔

听完华国锋的来意后,李先念非常高兴,对他的建议表示赞同,并且答应立即找机会去找叶剑英转达,两人初步达成共识后,华国锋才悄悄地离开。

1976年10月6日晚上,华国锋通知“敌对势力”四人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筹建毛主席纪念堂,以及研究毛主席著作的主要思想。四人如约而至,很快被一一拿下,没有废一枪一弹,也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这时离毛主席逝世还不过一个月。

深夜,华国锋、汪东兴等人一起到了保存毛主席遗体的地下室,大家默默鞠躬致敬后,华国锋走到毛主席遗体旁,轻声念叨说:“主席,我们完成了你的心愿,你就安息吧。”说完,他情不自禁地哭出了声·····

第二天,这个消息立即在北京传遍了大街小巷,许多老百姓不敢公开谈论,但早已议论纷纷。尽管中央还未正式公开,大家也都不敢高声欢呼,但似乎都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感到无比的兴奋,以前被压抑的心情一扫而空。

华国锋和叶剑英在天安门城楼上

10月8日,正式通知文件下达,人们开始涌向街头,敲锣打鼓,聚集在一起游行庆祝,就像是过盛大的节日一样,到处是一片热闹景象。这个好消息也很快就传送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此后,华国锋开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等职务,在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召开了十一大、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开始拨乱反正,恢复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为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1981年后,华国锋辞去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职务,主动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仍然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喜欢参加农村调查研究工作,几乎每年都要下乡去视察,除此之外,作为曾经国家领导人的华国锋,有些低调得过分,和他有关的一切都逐渐和历史被尘封。

华国锋主席

华国锋像所有的普通退休老人一样,每天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还在自己居住的四合院里种起了葡萄,细心地打理,期待收获的时节。其次就是每天看报纸和新闻联播,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

晚年的华国锋勤练书法,其实也有很深的造诣,但是对于一切慕名前来求墨宝的人们,除了给他们展示一下成果之外,任何想花重金购买的人,都会被他严词拒绝

因为在华国锋看来,这只是他个人的兴趣,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但是如果牵扯到金钱的利益关系,那么,所有的东西都会开始变味了,而商业用途上的事情这并不是他心底所愿,由此也不难看出他的品格和觉悟。

一个人在权力的顶峰时期,仅仅在位四年的时间,就选择激流勇退,在华国锋看来,所谓的名利权势地位等一切,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他终其一心更看重的就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足,这就是他的人生追求和境界。

天安门广场:毛主席追悼会

同时,这也是当年毛主席在华国锋汇报完工作后,写给他的殷殷期许,纸上的内容是“你办事,我放心”,也就不难理解毛主席为何会如此赏识和信任他,然后不遗余力的提拔他了。

当然,华国锋也从来没有忘记毛主席的“知遇之恩”,每年的主席诞辰和逝世纪念日,都会风雨无阻前往毛主席纪念堂悼念,一直到华国锋自己逝世为止,从来没有间断,就算在生命的弥留期间,华国锋也没有忘记对毛主席的敬重和爱戴。

每一次都会在毛主席遗像前大声喊出口令:“向伟大的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随后才恭恭敬敬的三鞠躬,从来没有遗忘,从这也不难看出,华国锋对于毛主席的赤诚之心,以及一直保留在心中的感恩之心。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也追随毛主席而去,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7岁,生前嘱咐家人不搞一切形式的追悼会,只想安安静静地离开,这是他最后的期望,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但是我们会铭记,历史也会记得,华国锋为祖国和人民所做的一切,以及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不惜奋斗一生的光辉形象。

就这样,斯人已逝,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正如华老居室中央挂着的“清净”两字一样,但是,试问世间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呢?

来源:丰丰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