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濮阳市南乐县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西红柿特色产业,并在种植技术、品种更新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推广科学、先进的种植模式,让小番茄变身成了大“柿”业,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动力。
大象新闻记者 马翔 孟德超 濮阳台记者 刘善华
河南新闻广播(FM95.5)2025年4月22日《县域直通车》报道:
濮阳市南乐县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西红柿特色产业,并在种植技术、品种更新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推广科学、先进的种植模式,让小番茄变身成了大“柿”业,有效激活了农村发展动力。
眼下,正值番茄成熟时节,走进位于南乐县张果屯镇的南乐优质西红柿小镇,数个现代农业种植大棚矗立田间。大棚内,最新研发的豫艺优5早春西红柿长势喜人,即将迎来首茬丰收。小镇负责人谢春立正和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就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交流、探讨。
“我们投入巨大的精力跟财力,包括一些科研力量,研发出了豫艺优五这样一个大果型的水果西红柿。我们也在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它的产量。除了豫艺优5以外,还相继研发出了优6、优9、197、168等一系列的品种。”谢春立表示,相比其他品种西红柿,一亩豫艺优5可为农户增收8000元。
通过品种改良和技术升级,以豫艺优5为例的优质西红柿,品质得到提升,农户收益得到提高,科技赋能成为南乐县西红柿产业发展的关键密码。2020年,借助校地合作契机,河南农大与南乐县人民政府共建了西红柿小镇。小镇内,投资800万元、占地6000平方米的玻璃联动智能化育苗大棚,集自动控温、控湿、喷淋和灌溉等先进技术于一体。大棚内划分的智能化育苗区、现代农业技术展示区、农产品展示区以及农业技术培训交流区,每年可培育辣椒、花菜、番茄等各类优质种苗1000余万株,还能实现一年四茬连续生产。如今,依托河南农业大学豫艺公司,小镇已选育定型8个以上优质番茄品种,其中豫优5番茄单产每亩可达15000—20000斤,带动张果屯镇1500多亩优质西红柿种植,每亩增收8000元,显著提升了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村种植西红柿已经30多年了,这30多年来我们群众的收入也稳步地提高。自从河南农大豫艺公司落户到南乐以后,他们给我们提供了新技术、新品种。像豫艺优五这个品种,目前我们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500亩。”南乐县张果屯镇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战秒介绍说,“下一步我们要把我们的整个园区,整个种植面积都推广成优质口感的西红柿,让群众都得到这一方面的红利。”
依靠科技支撑,南乐县的西红柿实现了“种得好、卖得好、效益更好”。据悉,张果屯镇果蔬交易市场以西红柿为主的各类果蔬年交易量超3000万斤,交易额达8000万元,产品远销山东、安徽、宁夏、新疆等省份和地区。此外,当地积极打造电商直播间,借助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增加了农户收入。如今,南乐县西红柿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0亩左右,优质西红柿种植面积超1000亩,年产量达7000万公斤,带动周边10余个乡镇、近2万名群众就业,年产值达3亿元左右。
目前西红柿产业已经成为南乐的亮丽名片,带动周边群众一万余人从事相关行业,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南乐县张果屯镇党委书记王瑞斋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河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扩大优质西红柿种植面积,实现从育种、育苗、销售、旅游全产业链条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增收增效,把张果屯镇的西红柿产业发展成全县的富民产业。”
【投稿邮箱】:hnxwgb@yeah.net
来源:创意无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