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歼-35是解放军最新锐的一款战斗机(不包含尚未定型量产的两款六代机),而且歼-35可谓是我国当前功能最全面的一款战斗机,因为歼-35既有空军型也有舰载型,而且还有出口型号,是我国第一款“一机多型”式战斗机。2024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是空军版歼-35,日前CCT
歼-35是解放军最新锐的一款战斗机(不包含尚未定型量产的两款六代机),而且歼-35可谓是我国当前功能最全面的一款战斗机,因为歼-35既有空军型也有舰载型,而且还有出口型号,是我国第一款“一机多型”式战斗机。2024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是空军版歼-35,日前CCTV-7频道《兵器面面观》栏目播出的一则节目中,则以视频动画的方式介绍了舰载版歼-35战斗机,不过有的网友看到这段视频动画后有点接受不了,因为视频中的歼-35战斗机在机翼下挂载了很多武器,网友担心,歼-35舰载机外挂导弹,会不会破坏其隐身性能、削弱实战威力?
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无论是隐身舰载机还是非隐身舰载机,在实战中的很多场景下都需要动用翼下武器挂点。空优型隐身战斗机大部分时候不需要使用翼下挂点,因为空优型隐身战斗机的内置弹舱就可以挂载格斗导弹或超视距导弹,虽然内置弹舱的导弹挂载数量不如翼下挂点多,但空优型隐身战斗机凭借自身的隐身优势可以实现更高的打击效率,导弹少一点并不影响实战威力。但舰载机不仅仅需要夺取制空权,舰载机还有两个重要的作战任务反舰作战和对陆攻击,而反舰导弹或对地攻击导弹很多都属于大型弹药,内置弹舱无法容纳。
因此,即便是隐身舰载机,在很多实战场景下都需要动用翼下武器挂点,比如美国海军的F-35C舰载机也是经常在机翼下挂满导弹以满载状态起飞训练。那么采用翼下挂点的歼-35舰载机,其隐身性能会不会被影响到呢?说一点影响都没有那也不现实,但影响并没有想象得那样大。首先,即便在机翼或机腹下挂满了导弹,歼-35这样的舰载机综合隐身性能也远超F/A-18这样的非隐身舰载机,毕竟歼-35的整体气动布局设计更有利于隐身,而且歼-35机体采用的复合材料、隐身涂层都会提升歼-35的隐身性能,也就是说即便在机翼、机腹下挂满了导弹,歼-35在F/A-18这样的非隐身舰载机面前也具备明显的隐身优势。
其次,导弹这类武器虽然非常大,但导弹的弹头大部分是圆锥形设计,这样的设计本身就可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也就是说导弹并不会产生强烈的雷达反射信号,即便歼-35采用了翼下挂架,也不会大幅破坏其隐身性能。而且现代化的大型导弹很多都是隐身导弹,这样的导弹通过对弹体的优化设计、弹体涂抹隐身涂层等方式可以实现对雷达的隐身能力,如果必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为歼-35战斗机研发同类型但是具备隐身性能的导弹,这样也不会大幅增加成本,毕竟任何技术一旦实现了突破并且铺开了生产,成本就会迅速降下来,就隐身涂层这类隐身技术材料,对于我国来说早就实现了“白菜价”。
从中可以看到,在机翼或机腹下挂载远程空空导弹或大型反舰导弹,并不会严重影响到歼-35的隐身性能,而且相比于被影响的那点隐身性能,挂载这样的大型导弹对歼-35的战力提升更明显。就拿空空导弹来说,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射程超过300公里的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但霹雳-17的弹体特别大隐身战斗机的内置弹舱未必能挂载,如果歼-35只挂载霹雳-15那么其机载武器最大对空打击距离就是200余公里,如果在机翼下挂载几枚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那么其机载武器的对空打击距离就会直接提升到300公里以上,所以说在机翼下挂载武器对隐身性能的影响相比于得到的战力提升,根本算不了什么。
更关键的是,歼-35的隐身性能并不是其唯一优势,只是其优势的一部分,作为我国最新锐的战斗机,歼-35搭载了目前我国最先进的雷达航电系统,歼-35拥有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并且歼-35这样的新锐战斗机必然具备极强的电磁对抗能力,这些都是歼-35的优势。再加上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以及水面大型舰艇比如055型驱逐舰提供的协助,这些都会让歼-35的战力有力拓展。所以说,在机翼下挂满导弹的歼-35,才是其战力最强的状态,而且凭借歼-35自身的性能以及我海军的整个航母战斗群作战体系,歼-35在机翼下挂载导弹对隐身性能产生的那点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来源:锋芒F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