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宝钢奖学金。获评“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及“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担任校园推介大使为家乡“代言”,
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
全国9万名优秀研究生
12万名本专科学生
荣获2023-2024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近日,《人民日报》特别版面刊登了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的代表名录
其中研究生100名、本专科生100名
2位川大学子脱颖而出
成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他们是——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2022级硕士研究生 黄健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人工智能专业
2021级本科生 雷宇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黄健,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2次、宝钢奖学金。获评“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二等奖及“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担任校园推介大使为家乡“代言”,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黄健说
“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国家奖学金这一珍贵荣誉,在我看来不仅是对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征途的鼓舞。
于“在马学马”中增长个人才干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在导师的教导与同学的帮助下,我深入研读经典名著,积极拓展学术视野,在学术研究中表达创新观点,在学科竞赛中展现思维逻辑,努力争做一名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于“在马言马”中汲取真理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得益于学校与学院提供的理论宣讲阵地,我始终立足青年视角,助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视频曾在央视网上集中展播,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贡献力量。
于“在马行马”中践行强国誓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过程中,我努力争做知行合一、担当作为的实干者,积极前往西藏、重庆等地开展调研,担任校园推介大使助力家乡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
雷宇,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1级本科生。获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创新赛道一等奖、第十二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等。主持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CCF-C类和EI会议论文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
雷宇说
“
获国家奖学金并作为代表登上《人民日报》,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勋章——它让我看见,青春成长始终与家国发展同频共振。
以求知为帆,渡学术之海
大学三年,我在人工智能领域以“日拱一卒”的坚持深耕专业:从编程语言入门到模型构建攻坚,从实验室的凌晨灯光到竞赛场上的思维碰撞,每一步都以“科技报国”为坐标。当推免综测稳居第一、科研成果转化为竞赛奖项时,我更懂得:专业素养不是孤芳自赏的“内卷”,而是向强国征程递交的“青春答卷”。
以微光之炬,照青年之路
我始终牢记成长背后的托举之力,将“受助”化作“助人”:连续三年参与“学子家乡行”活动,帮助为家乡学子推开高校之门;担任朋辈导师,助力学弟学妹踏上科研赛道。我渐渐明白,真正的优秀是成为火种——用自身微光,点燃更多人眼中的星光。
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人民日报》的刊登是肯定,更是期许。未来,我将以川大“海纳百川”的胸怀深耕AI领域,让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我深知,当个人理想融入时代课题,青春才能编译出最有价值的代码。
感谢母校的土壤、老师的灯塔、同学的陪伴。愿我们以今日为起点,把“不负韶华”写进科学实验的数据、社会实践的脚步、科技报国的征程,让青春在强国之路上绽放光芒!
”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川大学子将汲取榜样的力量
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持续奔跑
让学术志气激荡创新浪潮
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
绽放青春锋芒
【今日大川】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