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 HEMT在2.45GHz下创下85.2%的PAE纪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22:21 2

摘要:据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Fujitsu Ltd)报告,基于自支撑GaN衬底的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在工业、科学和医疗(ISM,2.4-2.5GHz)保留频段2.45GHz下工作时,实现了85.2%的功率附加效率(PAE)和89.0%的漏极效率(DE

据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Fujitsu Ltd)报告,基于自支撑GaN衬底的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在工业、科学和医疗(ISM,2.4-2.5GHz)保留频段2.45GHz下工作时,实现了85.2%的功率附加效率(PAE)和89.0%的漏极效率(DE) [Toshihiro Ohki et al, Appl. Phys. Express, p18, p034004, 2025]。研究团队报告称:“据我们所知,在分立式GaN HEMT中,我们的器件创下了功率附加效率和漏极效率的最高新纪录,凸显了GaN-on-GaN HEMT在高效射频功率放大器中的卓越潜力。”富士通还宣称,此前在2021年创下的纪录是2.45GHz时82.8%的功率附加效率。研究人员认为,用于提高效率的方法可能有利于其他频率下(甚至在100GHz亚太赫兹范围内)的性能。研究团队尤其注重减少衬底表面和沟道区的硅污染和碳污染,因为这两种污染推迟了使用自支撑GaN衬底的预期性能优势。研究人员解释道:“基于自支撑GaN衬底的GaN基HEMT(GaN-on-GaN HEMT)位错密度低,而且通过同质外延消除了成核层,因此可在高频和大功率工作期间有效抑制晶体缺陷处的电子捕获。”GaN HEMT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近期还被用于功率转换应用,包括电动汽车。

图1:基于自支撑GaN衬底的GaN基HEMT示意图。

研究人员通过金属有机气相外延(MOVPE),在4英寸自支撑半绝缘GaN上生长出HEMT的外延材料(图1)。GaN衬底的位错密度小于5x106/cm3。外延前,通过氢氟酸预处理去除衬底表面的残留硅(Si)。痕量硅含量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旨在降低最终HEMT器件中外延/衬底界面的横向漏电流。最初的掺铁(Fe)GaN层为进一步的特性,专为降低漏电流而设计,从而确保功率附加效率达到较高水平。研究人员在生长沟道层时着眼于碳含量的降低,这一点可通过将V/III比率从1600提至8200来实现。该比例的提升降低了前驱体混合物中含碳III族金属有机物的相对浓度。光致发光研究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该研究显示,随着V/III比率的提升,与碳掺入相关的黄光发光强度降至原来的0.075倍。以铝(Al)含量31%的AlGaN势垒和GaN覆盖层结束HEMT外延。所制备的HEMT具有欧姆源极和漏极,这两种电极通过周期性刻蚀凹槽使金属与沟道层直接接触。源极/漏极金属为经过退火的钛/铝。因此,接触电阻从0.38Ω-mm降至0.25Ω-mm。该团队评论道:“这种结构的接触电阻比平面型凹槽结构的接触电阻更稳定、更低,因为电极无需中间的势垒层即可直接接触2DEG,而且无需薄势垒层,可防止电极下方2DEG的减少。此外,相较于采用重掺硅GaN再生长层的工艺,这种条状凹槽结构还减少了热预算,而热预算可能是电子陷阱的起源。”0.5μm长的栅极由镍/金构成。采用等离子体增强CVD氮化硅(SiN)进行钝化。这一HEMT设计还包括源极场板和栅极场板。三端直流研究表明,栅极电势为+2V时,二维电子气(2DEG)沟道的方块电阻为390Ω/□,最大漏极电流为853mA/mm,导通电阻为4.74Ω-mm。漏极偏压为10V时,最大跨导和阈值电压分别为288mS/mm和-1.77V。在2.45GHz ISM频段下进行负载牵引测量,结果显示,漏极偏压为55V、漏极电流为10mA时,截止频率(fT)和最大振荡频率(fmax)分别为11.5GHz和20.3GHz。总栅极宽度Wg为3.2mm(10x320μm)。

图2:GaN-on-GaN HEMT在2.45GHz频率下的输入-输出功率(Pin-Pout)特性,基波和谐波阻抗设定为PAE匹配条件。

输入-输出功率测量结果表明,最大功率附加效率为85.2%,漏极效率为89.0%(图2)。峰值输出功率为44.04dBm,对应7.9W/mm的功率密度。研究人员评论道:“这些结果超越了以往报告的结果,既是因为通过改善沟道质量减少了电子捕获现象,又是因为在大功率工作期间,通过减少衬底/外延界面处的残留硅抑制了衬底侧漏电流。”

图3:在2.45GHz ISM频段下,分立式GaN基HEMT的负载牵引测量结果比较。

研究人员还提供了一张基准图,将他们的负载牵引测量结果与2-3GHz频率范围内报道的分立式GaN基HEMT进行比较(图3)。

来源:卡比獸pap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