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 | 石健伟:以匠心守银韵 传非遗焕新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22:22 2

摘要:苗族银饰有着精美绝伦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有一个人,他用一双巧手和满腔热忱,在传承与创新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道路上,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就是广西融水哒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

苗族银饰有着精美绝伦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有一个人,他用一双巧手和满腔热忱,在传承与创新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道路上,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就是广西融水哒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石健伟。

石健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一直从事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产品开发和文艺创作。石健伟说:“在西安求学期间,深入了解到我们中国有着很多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很多精美的工艺品,我就想着其实我们融水苗族也有很好的民族文化和工艺,所以我那时候就决定回来做苗族银饰的传承和发展。”

走进石健伟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各式各样制作银饰的工具和摆放整齐的银丝、银片。石健伟正专注地制作掐丝银画,他熟练地进行拉丝、搓丝、塑形、粘贴等工序,每一根银丝在他手中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画板上展现出美丽的光彩。从熔银、拉丝、搓丝到焊接、抛光,苗族银饰锻造的每一道工序都极为复杂。石健伟深知传统工艺的价值,始终坚持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银饰和掐丝银画。“传统工艺是我们民族的根,只有把根留住,才能让银饰真正有灵魂。”他说道。

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石健伟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他还积极探索创新,力求让苗族银饰走进现代生活。在石健伟创办的苗族文化传习馆的门口,放置着一条造型独特的“银鱼”,由苗族银饰中的铃铛、项圈、胸牌等零部件构成,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感,这便是石健伟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我们用苗族银饰的零部件组成的禾花鱼造型,我们把这个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工艺里面,既把这个传统工艺的韵味保留下来,又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石健伟介绍道。

石健伟深知,非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参与,除了在产品设计上创新,石健伟还积极拓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2020年至今,他在广西各个文化馆、高校等地长期开展《苗族银丝画》《芒篙》系列非遗研学课程,学员涵盖社会各类人群,累计超10000人次。

“我们现在开展了非遗研学课程,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石健伟说。

“互联网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让我们这个银饰产品有更好的展示和发展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的银饰产品。”为了推广苗族银饰文化,石健伟还积极利用自媒体、电商等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展示和销售苗族银饰。石健伟的公司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还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进一步推动非遗研学教学。

“能够为家乡做点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石健伟说。

来源:游乐场杰西5W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