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2022年提车的第一代比亚迪元PLUS 430 KM 车主,当时比亚迪的车“可香”了,好多车都是一车难求,订车到提车一分钱优惠没有,还等了4个月的车,我想那年一起提车的朋友们应该是深有体会。哪像现在动不动就优惠2万,还有国补省补的,还有的是现车,即使等也等
做为一名使用新能源车三年的老车主,我想跟朋友们谈一谈,买新能源车,你后悔了么?
明确观点,喜忧参半。整体上尚可接受。[捂脸]
我是2022年提车的第一代比亚迪元PLUS 430 KM 车主,当时比亚迪的车“可香”了,好多车都是一车难求,订车到提车一分钱优惠没有,还等了4个月的车,我想那年一起提车的朋友们应该是深有体会。哪像现在动不动就优惠2万,还有国补省补的,还有的是现车,即使等也等不了几天。想想这些,只能说那句话“早买早享受了”。[大笑]
三年间,这辆车目前为止,总共行驶了28325公里,这个车开的不算多,因为家里也不是就这一辆车,总体上这辆车就我自己用。上下班代步,市区买菜接娃,效力不少,平均一年一万多公里的样子。下面我先夸一夸这辆新能源车的优点。
重要的事说三遍。我知道很多朋友说,以后换电池的钱怎样怎样的。但目前,还未到那个阶段,所以不做赘述。
电费和油费相比,那真的是九牛一毛。自己家能装充电桩的,那电费真的没多少,以我每年一万多公里的里程算。电费每年就几百块。大部分都是家里充电,偶尔在外面充不了几次,所以都算上也就1000块不到。
保养,目前只是基础保养,我就第三年的保养,花了76元,是清洗了一下空调管道的钱。基础保养现在是200元左右,我是买保险赠的所以也算没花钱吧。另外今年保养,建议我换齿轮油,这个钱大概是400多元,但是我行驶的里程比较少,所以4S店的保养技师说,可以下次再换。
保险的钱,是新能源车每年的大头。都说新能源车保险贵,但是我觉的还好。确实保费涨了,甚至有的保险公司直接拒保。以后在接着看。
保险的项目基本上每年都一样,强制险、车船使用税、车损、三者、驾乘险等。这三年的保险的价格分别为、3800、3000、3300,保险公司分别为人保、平安、太平洋,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年的保险三者是200万的保额,其余两年都是300万的保额,第三年的保险项目有一项“任我行7代”价格为380元,保额44万多。说实话,现在我也没整体明白是啥玩意,大概是就是保家庭之类的,反正你不买这个不给你出单。和油车相比没贵多少。
总体来说,这个就是每年新能车的固定花销,其余的像停车费、高速费啥的跟油车都一样就不赘述了,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反正油车按照一年一万里程,同价位的车,每年的花销大概在1万左右,反正不会少于一万。
2022款比亚迪元PLUS,受制于价位成本控制,单电机,0到100公里加速官方说是7秒多,实际有很多车主测过,没问题。加速性能相当于1.5T或者2.T油车的很多车型。但是这个加速,和油车不同的是前段加速特别快,后段明显感觉没劲。尤其是起步阶段,如果电门踏板踩到底,无论在哪种模式情况下,前轮轮胎都会打滑,感觉特别夸张。但是100公里时速以后的加速就没有啥特别大的后劲了,毕竟这个车极速设计就是160公里/小时。
驾驶辅助那会这个概念应该是刚刚兴起,L2级别辅助驾驶,在目前已经不算高端,但在高速路段也算够用。
这辆车底盘质感,只能说是够用,不算特别好,也不差。这不是新能源车都这样,按理来说新能源车的电池都在底部,对行驶质感应该是有帮助的,只能说是受制于价位成本控制,总体来说还可以接受,但是别激烈驾驶,山路上七扭八拐的开的太快的话,信心不是特别足。
这方面我给好评。车机方面,在22年刚出的时候,感觉新能源车的车机对油车来说就是吊打。因为车机中控12.5寸大屏,就是一个安卓系统的大PAD,可以装很多APP。方向盘那仪表屏幕虽然是个“手机屏”,也算够用。
仪表盘
中控大屏
前后都有USB电源接口,给手机充电啥的挺方便。还有个12V电源,我没用过。
内饰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爱看的贼稀罕,讨厌的直接瞅都懒的瞅一眼。这块掠过
空间这边方面,我给好评。这个车4.4米多车身,内部轴距做到了2700,我185CM的身高,无论前排后排不顶头,不压抑,腿部空间还很充裕。后备箱不算但是可以调整两层,下面是工具上面有个隔板可以调整,可以放很多东西,两侧有网格还能放点瓶装的东西,设计上应该是用心了。
后备箱
优点基本上都说完了,我再说说缺点。
我生活在京津冀地区,这个北方的冬天大家都懂,最冷的时候也有零下20度左右。所以咯,冬天新能源车续航拉跨是常态,买的时候也有准备。但是还是优点超出预期,这个续航拉跨到啥地步呢? 5折,不能再多了,满电430公里续航,最近一次实际行驶100公里,续航也就是210公里左右了。说实话,谁敢在冬天把车开到剩到30公里还在外边溜达啊,不得赶紧找充电桩去。问过4S店的人,他们说冬天也就开200公里不错了。
新能源车高速路况也是耗电大户,不论什么品牌的车,我身边的朋友都问过,基本都打折挺多。
不是太冷的季节还是挺不错的,续航基本上能到7折以上的样子。有时还能到9折。
这里说句题外话,这个续航标准分为WLTC,CLTC,前者据说是后者好很多。后者就是元PLUS这种,建议国家以后统一标准都用前者,别光数据看着好看,实际跑起来拉跨。
现在充电站越来越多,但是我还是想说自己家安不了充电桩,不要买新能源车,尤其是混动的。除非充电桩就在你家楼下。为啥是混动的,因为混动车型的电池都小,用电跑不了多远,我身边就有这种例子,他们回家天天就是充电。
这个新能源车充电就像手机充电一样,目前除了蔚来能换电,其他都得在等着充电。短则半个小时,多则一个多小时。反正这个元PLUS在120KW快充桩,从0到满电也得一个多小时。我这种小县城的还好,充电桩不那么紧张,基本上到那都有。但是大城市里人多车多,有的时候去了还得排队等着,这个时间成本真的是消耗不起,你可能感觉一次没多久,也就半个小时,但是你想想,你这个车用几年下来要充多少次这种半个小时,你要等多久?
自己家能安充电桩的就不一样了,回家之后就像手机到家充电一样,给车充上电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啥也不耽误。不会增加很多负担。而且家充桩也便宜,没有中间商赚服务费的差价[大笑]。好多国网直供的小区,还能享受峰谷电价,我滴个乖乖,香的不要不要的了。夜里边,电费也就3毛一度,充满电就10多块,它不香吗?
为啥这两个问题绑在一起说?因为国内的新能源车大多提供了三电终身质保,但是基本上有个前提,保养得在4S店,三电部分的维修得再4S店。其他的终身质保的条款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有介绍。
虽然目前看起来,4S店保养维修的价格不算高,但是你想要终身质保,大部分的情况你就得去4S店,甚至有些车企把电池给加密了,你想去外边修,也修不了。这样就容易形成垄断,形成不了竞争,消费者就会变成弱势群体,因为你没有别的选择嘛。比如某家新能源车企的保养基础费用从100多涨价到了200多之前是上过新闻的,但也不排除这里是成本上涨因素。
新能源车的电池价格都是以万为单位的,至少也得大几万,有的甚至数十万。电池终究是有它的日历寿命和里程寿命的,现在数据证实大多是都能满充满放1500-3000次,乘以每次满电的行驶里程,都上百万公里。
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完全避免磕碰的损坏,这种厂家是不会免费换,得用保险,保险公司在这方面也在跟厂家扯皮,保险认为能修,厂家认为必须整体换。这个边界是不好界定的,所以,就出现了好多保险公司不承保新能源车的事情发生,这不是个例。
总体来说,我对这辆车的使用感受还是满意,能接受的。优点还是很多,日常代步很不错。从销量上来说,也是妥妥的这个级别的王者,大街上同款车非常多,证明老百姓消费者对它还是认可的。若充电方便,对空间要求不高,它无疑是家庭第二辆车或者城市通勤的优质选择。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使用新能源车三年以来的体会,如有不当之处,请多谅解。
来源:劉三刀